凈水的“健康風暴”,是機遇還是挑戰?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4月的中國,由于疫情而偏離的航道正慢慢恢復,而一場關于凈水的“健康風暴”也正在圈內迅速發酵。
什么是健康水?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大大提高了國民的健康安全意識,凈水產業受到了用戶的重點關注。多喝水可促進自身粘膜組織液的分泌來抵抗病毒,粘膜組織液分泌越多,抵抗能力越強。在一次電視臺的采訪中,鐘南山特別強調,“如果生活在污染很嚴重的的環境中,或者喝的水有毒的話,健康搞得再好也沒用。”

鐘老的話引發了諸多凈水企業對于“健康風暴”的探討。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關于健康水的標準,具體有以下幾方面:1、無毒、無害、無異味;2、均衡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3、PH值呈弱堿性;4、水分子團小;5、水硬度適度;6、溶解氧及二氧化碳適度;7、水的溶解力、滲透力、擴散力、代謝力、乳化力、洗凈力等要強。客觀而言,“健康水”應該同時考慮兩方面的因素——“安全”和“健康”。
圍繞著疫情之下的水污染,多數凈水品牌針對于此也開展了產品上的深入研究。以美而浦為代表的一些凈水品牌,早些時間便開始將關注的重心投注到“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健康好水”上。

凈水技術之爭
凈水產業發展至今,已非常戲劇性地形成了兩大技術陣營,在推廣的時候,超濾、納濾、活性炭產品會攻擊純水機,認為純水機將有益的礦物質給整沒了,而純水機則會強調中國水質的復雜性,攻擊超濾、納濾、活性炭不能將有害的物質給過濾掉。除了與純水機的外部“攻擊”之外,超濾、納濾、反滲透凈水技術內部的爭論也從未停止。

目前,全球不同國家使用的凈水技術都有著顯著的差異。在中國,由于地域和水質復雜等因素,使用的凈水技術更傾向于“混搭”模式,即多種技術并存。正如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凈水產業分會副秘書長唐鵬曾經所言:“其實無法確切地說哪種技術更好,而應該看那種技術更適合。客觀上講,目前的各項凈水技術,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從長遠看,這次疫情所帶來的凈水“健康風暴”將給予行業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凈水器普及率將提升,未來市場有望擴容,生產企業應抓住這個機遇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的生活飲用水服務。需要強調的是,任何技術都是手段,安全和健康的水才是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