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業億暖通黃洵:何不慢下來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以前我們會純粹的追求規模化,但是這幾年廠商之間的發展背道而馳。以前還會彼此去考慮控制毛利空間,但現在為了追求規模,同樣的業績毛利卻大不如前,這在全國各地都是如此。既然如此,何不慢下來?”業億精工總經理黃洵的話語中韻味頗深,在這個高速運轉、追求效率的年代背景下,似乎最缺的就是慢下來。慢下來并不意味著止步不前,而是為了后續的發力儲存必要的積淀。

安逸中尋求“革命”
慢下來并不是黃洵提出的迷惑行為,早在兩三年前,業億精工每年純零售業務的業績已經達到了7000 萬,放在華東區域或許較為尋常,但是在內陸已經是區域“梟雄”。但這些年,業億精工的業務量并沒有提升,不論疫情有沒有來,其目標都是7000萬。這并不是意味著其業績已經到達了瓶頸,只是在這些年中,黃洵對公司的品牌結構做了一番調整,規模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利潤。
“以前在公司的業務結構中,大多選擇了流量型品牌,品牌拉力大,但是內部的競爭也激烈。零售商在成本上不如代理商,銷售端還在一味打價格戰,促銷活動都已經讓終端消費者麻木。既然這些品牌不能帶來足夠的利潤,那為何不去尋求新的品牌合作?所以除了支柱型業務中央空調的品牌沒有更替,其他諸如新風、壁掛爐等產品的原有品牌幾乎都發生了改變,而且必須成為品牌的區域代理商才合作。”黃洵敘述了公司業務調整的規劃,其核心目的就是在于解決利潤問題,通過拿下代理權與零售業務貫通,增加每筆銷售的利潤空間。
當然,調整的并不僅僅是公司的品牌結構,在內部員工的銷售管理上,黃洵也將原有的銷量考核調整為銷售結構考核。黃洵的想法相信也是眾多暖通空調經銷商的心聲,對于員工而言,他們的收入往往與銷量掛鉤,所以越是剛需、流量型的產品越是喜歡銷售,而銷售難度大的產品則會作為“附加項”,完全看消費者的意愿,缺乏引導能力。但從實際來看,流量型的產品其利潤較低,而其他產品反而可以為公司帶來更高的利潤,在價格戰硝煙彌漫的當下市場中,員工空有業績卻利潤微薄的情況屢見不鮮。而考核銷售結構的方法,比單純考核利潤來的更實際,又比考核業績更能督促銷售員轉型,推進集成化銷售,讓消費者關注到非剛需類產品。

黃洵評價到:“銷售也有段位,流量型產品銷售并沒有過多的技術含量,員工的可替代性也更強;高利潤的產品,很多銷售人員遇到阻力就選擇放棄,以免丟失訂單。但公司需要員工去成長,所以要有合適的機制,同時提供高回報讓員工更有動力,公司也會為優秀的員工頒發榮譽進行激勵。我們會選擇其中的優秀者,安排去廠家工廠參觀旅游,讓他們回來后感染其他人。當然,我們也不會要求員工立即獲得新品牌的銷量,只要有高追求,我們允許賣的慢一些,客戶也有孵化的過程,需要一定的階段,選擇的新品牌也并非是毫無名氣或者品質拙劣的品牌,經過積淀與銷售人員的熟悉,總會發光發熱。其實所謂留人難,其根本在于公司沒有利潤為員工提供發展空間,而一旦有了利潤,公司可以更加健康的發展,團隊架構也將更加穩定。”
而無論是變革前還是變革后,工程都不會是業億精工的重點。公司需要現金流,誠然工程項目的利潤更加高,客單值也更大,但是還款品質很難保障。黃洵坦言,除非是信任業億并且業億也信任的客戶,才會接下工程,而數量一年也是屈指可數。而且工程項目往往需要團隊去服務,周期也較長,太多不確定因素反而讓項目成為了負擔,與業億精工的發展模式并不契合。
理想中落足實際
交談中可以感受到,黃洵是很有魄力的人,說服股東放棄眼前利益,大面積更換品牌,敢用風險換利潤。但他也是個落足實際的人,并沒有被理想中的公司“模型”而蒙蔽,正如他所說:“目前業億精工才剛打造出新平臺,談操作和效果為時尚早,更多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在成為了一眾品牌的代理商之后,也意味著業億精工的渠道開拓壓力更為沉重。雖說此前也有代理中央空調品牌的渠道開拓經驗,但是在新增了一系列舒適家居產品品牌之后,原有渠道架構多少人愿意接受、如何做好服務工作等等,都是黃洵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嘗試去開發渠道以及渠道賦能,我們已經組建了一個團隊,主要就是服務于分銷渠道,具體的方式方法還在規劃之中,我們希望能為分銷渠道帶來價值。”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代理商,能向分銷渠道輸出的一是價格體系,二是服務,相比而言,服務是長期并且能幫助分銷渠道提升口碑的部分。其實從業億精工的名字中已經可以看出端倪,精工意味著高端的安裝服務,為客戶打造精品系統。而對于精工安裝,黃洵同樣認為要慢下來。
黃洵以重慶兩聯供市場為例,兩聯供系統是時下行業熱點,但是為什么在重慶市場一直沒有突破?黃洵認為關鍵就在安裝服務。“這幾年關注兩聯供系統的經銷商很多,也有不少已經入局,但是并沒有合格的售后安裝能力。兩聯供系統對于售后安裝能力的依賴更重,這不僅在于安裝本身,還有前期的設計。加之重慶當地濕度較大,這也是兩聯供系統安裝的一大考驗,對水系統頗為不利。難度高,更加需要商家靜下心來學習,鉆研其中的門道,例如輔材配件、管道選型、工藝手法等等。”黃洵如是說道。

黃洵用“破釜沉舟”的魄力為業億精工構建了一幅宏偉藍圖,不過這也只是規劃的第一步。未來,黃洵計劃引入進口電器,進一步擴充零售產品體系。在其看來,所有的客戶都是沒有價值的,當然這并不是否定客戶的意義,而是指就算客戶知道業億,也不會因為業億推薦就購買某種產品,所以只有選擇有價值的品牌,能夠打動消費者,才能讓客戶從沒價值轉變為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