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奈蘭綠建研習班開班,綠色建筑迎來新風口
舒適智能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進入“雙碳”時代,綠色低碳的發展戰略已成為各界共識,建筑節能化成為每個暖通空調制造企業面臨的全新發展命題。作為建筑中的“耗電大戶”,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化至關重要。而系統節能由設備節能和系統節能兩部分組成,從單一設備節能向系統節能進階,打造一套高效節能的系統,以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是奈蘭所不遺余力推進的。從產品到系統,從研究空氣到研究建筑,從環境系統到低碳綠建,這是德國奈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個企業清晰的發展路線躍然紙上。
2022年2月28日至3月2日,由上海奈蘭環境系統科技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研科技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中車中珩建筑研究院、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協辦的“奈蘭工學院——綠建研習班”首期班在奈蘭湖州綠建科技產業園舉辦。上海奈蘭環境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奈蘭工學院院長王海峰,上海奈蘭環境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黎昕,建科院建研科技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南潯區科技局副局長陳莉莉,南京建研院碳中和研究院院長馬鑫等嘉賓和研習班一期30余名學員共同參加了本次研習班。在此期間,中國建研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浙江分部也在奈蘭湖州綠建科技產業園正式成立。


從產品到系統,德國奈蘭THONFIE毛細七恒系統邁出關鍵一步
經營單一產品這套模式,已經伴隨著中國中央空調市場走過了很長的歲月。然而,近年來在市場體量瓶頸、消費者需求擴充、政策導向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如今的市場已從增量轉至存量。同時,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升級,不再局限于冷暖服務,希望有一套系統可以解決除冷暖之外的潔凈、舒適、智能、節能等更高層次的需求。
響應市場需求,德國奈蘭精準抓住消費需求升級與建筑節能的趨勢,向著健康人居環境的進階之路闊步前行。摒棄了原有的新風、熱泵等純單品銷售的模式,適時推出了德國奈蘭THONFIE毛細七恒系統,創造性地將中央新風系統、冷熱源系統、毛細管輻射系統、先進的輸配系統、智能監控系統、集成控制系統等眾多科技系統融于一體,形成了健康住宅七度空間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時下當行的三恒、五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以滿足消費者對于“恒溫、恒濕、恒氧、恒潔、恒靜、恒智、恒節”的綜合需求。

事實上,無論是國外早在推廣的被動房還是中國推進的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節能指向性已非常明確,也吸引了不少制造企業介入相關技術產品的開發。德國奈蘭THONFIE毛細七恒系統針對建筑特點研發設計,相較普通的暖通產品,在滿足建筑的各種需求的同時,有效集成相關產品,可實現平均節能40%,最高可達80%,向“零碳建筑”的目標成功邁出了關鍵一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1年,對于德國奈蘭來說,屬于硬件大投資的一年。不僅在湖州建立了奈蘭綠建產業園、奈蘭建筑環境研究所、奈蘭智能物聯應用研究中心,同時其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合作建立的奈蘭試驗測試中心也已經投入使用。在此基礎上,奈蘭緊隨時代主題,提出零碳、低碳建筑解決方案,探索零碳建筑科技系統,以差異化的競爭,為市場發展助力。


圍繞建筑環境,打造五項專業人才
推動產業的發展,人才是第一要素,在建筑環境和能源口更是如此,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中,專業性人才的短缺日益凸顯。目前建筑作為耗能大戶,其建造方式急需轉型升級,現有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必須更新;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的愈加強制性的要求,掌握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相應技術的專業人才急需培養。從目前的建筑實踐看,無論是民用建筑還是公共建筑,在國家的各種政策激勵下,很多項目都積極采用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的技術。
中國建科院建研科技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表示:“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是個技術活,需要大批的專業人才。但是實踐中還是面臨專業人員缺失、技術標準體系支撐不夠、成本過高、無法大規模應用推廣的現實困境。建筑業的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和方式是大力發展和推廣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抓手是大力培養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的設計、施工(建造)、運營維護人才。”事實上,這也是本次德國奈蘭攜手中國建研院開設綠建研習班的初衷所在。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研科技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
“碳中和”已成為了當下市場經濟的主旋律,基于此的“零碳建筑”也在全新迭代,對于建筑環境和能源解決方案實踐性的人才需求量在持續加大,也催生了這塊市場的快速興起。奈蘭工學院院長王海峰表示,中國在建筑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任重道遠,需要全體建筑行業同仁的努力。從德國奈蘭本身來看,也需要奈蘭員工以及事業合作伙伴和企業的戰略目標協調一致。“奈蘭工學院將培養五類人,即一群行業引領人,一群低碳發展和舒適環境策劃師,一群技術工程師,一群工程實踐者,一群質量監督人。”王海峰在接受i傳媒/舒適智能資訊記著采訪時強調,這種對建筑環境和能源解決方案實踐性人才的專項培養,將是一項長期工程,2022年在疫情的允許下,德國奈蘭計劃以每個月一場次的頻率持續推進,同時歡迎更多的同仁攜手一道將“零碳建筑”革命進行到底。

上海奈蘭環境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奈蘭工學院院長王海峰
未來十年最好的行業機會
“圍繞著綠色建筑環境的相關行業是藍海市場,也必將是未來十年最好的行業機會。”上海奈蘭副總經理黎昕表示,建筑是碳排放的主力軍,建筑節能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面對這個“最好的行業機會”,建科院建研科技低碳建筑研究中心和德國奈蘭將圍繞人才培養、高端培訓、科學研究、產業孵化四個角度展開合作,致力于推動碳咨詢、碳核查、認證等相關工作,培養低碳產業領域的交叉性、復合型創新人才,組織前瞻性、系統性的低碳產業高端培訓,開展前沿性、創新性、應用性的科學研究,推動低碳技術研發與成果孵化,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低碳領域示范基地,為推進湖州地區乃至江浙滬低碳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綠色建筑,即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綠色建筑主要面對的室內溫度、濕度、光照、噪聲、空氣質量五大環境難題。”黎昕表示,面對低碳綠建難題,奈蘭提出的綠建環境科技一體化解決方案——THONFIE毛細七恒系統,從溫度、濕度、潔凈度、噪聲度、智能度、能耗度、清新度七個角度入手,打造恒溫、恒濕、恒氧、恒靜、恒潔、恒節、恒智的綠色住宅空間。

應該說,未來發展超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是建筑業實現3060目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和方式。超低能耗強調的就是盡量少用或者不用化石能源,盡量采用清潔能源,這與國家的碳中和戰略高度契合,而綠色建筑強調的是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也正好與國家雙碳戰略中倡導的綠色生活方式契合。當前,占中國碳排放總量高達40%的建筑領域,正迎來大刀闊斧的政策改革——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劃化發展。在“綠色建筑”產業風口的成形階段,德國奈蘭適時不斷地促進空氣環境產品及技術走向成熟,推進中國綠色建筑環境科技的具體應用,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十四五”是我國推動碳達峰的“窗口期”,德國奈蘭將緊跟全球碳中和的時代腳步,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的科技創新發展道路,開展低碳建筑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戰略部署示范項目。正如王海峰在談及溫濕分控系統的市場前景和營銷戰略時說的:“不久的將來溫濕分控系統一定是一個千億以上的市場。未來已來,大勢所趨,財富的金鑰匙掌握在自己手里面。”
據了解,基于國家對于雙碳戰略的推進實施,直面建筑能耗問題的暖通行業也在積極求變,此次的培訓,也吸引了南虹舒適家、洛卡暖通等傳統的暖通商踴躍參與,對于未來綠色建筑、零碳建筑,他們紛紛表示,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推陳出新接受新事物以應對未來暖通行業的巨變。

- 下一篇: 多地疫情突發下銅產業鏈影響追蹤分析
- 上一篇: 能夠做大做強的中央空調經銷商,都具備這7項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