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掛爐采暖系統,地暖、散熱器系統,室內溫度如何設置?
愛賽為鳥叔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網絡上還有實際工作中,消費者和我們的從業者都會提到很多類似下面的問題:
到底采暖系統是應該一直開著,還是間歇式的供暖?
人不在家,地暖到底應該開多少度?
或者人不在家,地暖要不要開著?
類似的問題實際很多,而且我看到很多的說法也不是很清晰和有邏輯性。那么我們就把所有這些所有和室內溫度相關的問題都梳理清楚。
溫度的分級和應用場景
在講具體問題之前,我們先梳理下室內溫度的分級和不同使用場景,我從高往低依次說。
舒適溫度:也可以叫做在家溫度,使用的場景是人在家,只考慮人的舒適問題。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個舒適溫度完全是個性化的數值,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舒適溫度,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并且人對舒適溫度的感受,會根據環境和時間而改變。 舉個例子,我個人冬天因為集中供熱供得很足,就養成了溫度開到24-25度才感覺舒服。但是如果到南方長住一個冬天,屋子里能有個18-20度,我就很滿足了。
經濟溫度:通常是比舒適溫度低2-3度,使用場景是人在家,但是處于夜間或者人很少可以接受較低的溫度,以達到節能。有時候也會叫做夜間溫度、節能溫度。
離家溫度:通常是比舒適溫度低5度,使用場景是短時間人不在家,例如白天上班族上班,家里每人,不用考慮人的舒適問題,但是要考慮人回來以后,房間溫度能迅速升溫到舒適溫度。
度假溫度:通常為10度,使用場景是人長期不在家,完全不用考慮人的舒適問題,但家里可能會有植物、寵物等,需要比下面防凍溫度高一點的溫度。
防凍溫度:通常為5度,使用場景人長期不在家,但是為了防止室內水管出現凍結風險,需要維持房間在一個非常基礎的溫度,防止凍結風險。
注意,以上的溫度分級和劃分也并非絕對,只是一種約定俗成,不同的廠家、不同的用戶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在產品上也會有不同的表達和應用。
例如:
大部分廠家會用一個太陽的圖標表示舒適溫度, 也有廠家會用房子里有個小人的圖標來表示這個溫度,大致含義是在家溫度的意思。
而經濟溫度,有的廠家會用月亮的圖標來表示經濟溫度,我想大致是表達夜間溫度的意思,但其實這個夜間溫度也完全可以用在白天家里人不多或者都是年輕人的時候。也有廠家用ECO 、綠葉等來表示這個溫度,傳達節能和環保的含義。
離家溫度,部分廠家會用一個小人站在房子外面,來表示這個溫度,與前面的在家溫度相對應。
度假溫度,有些廠家會用一個行李箱的圖標來表示它,還挺傳神,表示人長期不在家中。
防凍溫度,大家都基本上用個雪花來表示,比較統一。
有些廠家的理念中,對上面的溫度也分得不會這么細,可能會把經濟溫度和離家溫度合并,也有的廠家會更簡單,省去度假溫度這一檔。 不同的廠家和不同的消費者對于溫度設定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關鍵是應用場景,有沒有這個應用場景的需求。
常見問題
我們就結合這幾個溫度:舒適溫度、經濟溫度、離家溫度、度假溫度、防凍溫度,來回答各種各樣關于壁掛爐采暖,室內溫度設置的問題。
問題1:長期出門或長期家中沒有人居住,地暖、散熱器系統,開還是不開?如果開,開多少度?
分情況:
如果當地氣候,有可能低于0度,那么必須開,最少設置為防凍溫度(通常為5度),如果家里有花花草草怕凍的,那就要設置到離家溫度(通常為10度)
如果當地氣候,完全沒有可能低于0度,那么可以關。
但是家里如果花花草草怕凍的,設置到離家溫度即可。
總體上,如果不考慮家中綠植的其他因素,建議開始至少開到防凍溫度。 這幾年氣候比較極端,南方也經常出現0度,甚至零下7-10度的低溫,每次寒潮,因為凍害導致鍋爐故障的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這種凍害導致的故障,廠家都是不保修的,并且維修費用極高。而且把房間溫度維持在5度,費用也非常低,如果你的系統有很好的聯動控制,如果沒人居住的時候,室外氣溫也沒降到很低的話,房間溫度高于5度,你的鍋爐也不會啟動,所以也不用擔心費用的問題。
只有確實是長期無人居住或者使用,并且可以確認家中的所有有水的管道(暖氣、自來水)、設備(包括壁掛爐本身)都徹底排空的情況,才可以考慮徹底關閉壁掛爐采暖系統。 排空所有設備、管道中的水,有時候還是挺麻煩的,稍有疏漏,就會導致凍害。
問題2:上班時間,家里沒人,采暖系統開不開?如果開,溫度開多少?
我個人建議開,開到離家溫度(最低不低于舒適溫度5度),主要的出發點是當下班回家后,房間可以迅速升溫到舒適溫度。
如果徹底關掉,房間保溫又不好,房間溫度下降太多的話,回家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熱起來。 雖然徹底關掉可能會節能一點點,但是犧牲了舒適的節能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房屋保溫很好,關掉系統,溫度也不會下降很多,有的朋友會覺得是不是可以關掉采暖系統?其實如果房間保溫好,關掉系統和把房間都設置在離家溫度,在能耗上幾乎不會有差別。設定到離家溫度,省心省力,隨時享受舒適,也不多花多少燃氣費。
問題3:家里有人,想要舒適,房間溫度開到多少?
這個前面我們說過,舒適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體驗,并沒有絕對的標準,自己喜歡就好,有人喜歡十七八度,有人喜歡二十一二度。但有一些細節可以注意下:
北向房間、外窗很大的房間、保溫不好的房間,溫度可以適當高一點,以補償房間內表面溫度較低帶來的體感溫度較低,不舒適的情況。 例如同樣開20度,南向房間就感覺比北向房間要暖和一點,這不是錯覺,是由于南向房間的內表面溫度高一些,所以體感溫度更高,人會感覺更舒適。
室外溫度非常低的時候,可以適當開高一點;室外溫度不是很低的時候,可以適當開低一點,這個同樣有補償較低的內表面溫度的考慮,另外人對于舒適的感知也會受到到室外溫度的影響。
問題4:家里沒人用的房間,開不開暖氣或地暖?如果開,開到多少度?
家里沒人用的房間,建議開暖氣或者地暖,但溫度可以開低一點,建議開到經濟溫度(比舒適溫度低2-3度)就可以了。保證一個基本的舒適度。不建議溫度降太低,或者徹底關掉。因為溫度設太低,或者徹底關掉,這個房間會和其他采暖的房間形成較大的溫差,采暖的房間會低溫的房間傳遞熱量,而房間內墻通常保溫性能極弱,這個鄰室傳熱量也會很大,其實也節不了太多能,反而臨時要用的時候,太冷了不舒服。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一個房間采暖、另外一個房間不采暖,在濕度較大的時候,在一些位置很容易產生結露、發霉等現象。
問題5:夜間可不可以降低一點溫度?降到多少合適?
可以考慮也將室溫降低一些,一個是節能,另外睡覺在一個涼一點的溫度下更舒服,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小孩蹬被子都要少很多。
說到這里,基本上常見的關于房間溫度的問題基本都聊到了,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補充。
最后強調一點,其實做溫度控制,道理很容易講清楚,但實踐中最大的障礙實際上是我們的室溫控制設備。本來利用溫控器的時間編程功能,是可以很容易實現我們上面所說的溫度設定方法,不用每時每刻都去操作房間溫控器。但是說句實在話,有些溫控器的時間編程功能實在是太難用了,最后逼得使用者只有放棄。 很多集成商,因為怕每年終端用戶無窮無盡的咨詢電話,甚至不敢銷售帶有時間編程功能的溫控器,恨不得溫控器最好是撥盤式的原始溫控器。這確實也是行業現狀。
這里一方面寄望我們的控制廠家能開發更加容易操作,更方便進行時間編程、人機操作界面更加友好的產品。
另一方面,隨著物聯網和智能家居的發展,各種帶有聯網、手機遠程控制的溫控產品涌現,這時候溫控器設定也就擺脫了溫控器上的幾個按鍵和信息非常有限的顯示屏,人機交互可以放在手機上進行;甚至一些智能溫控器能像谷歌的Nest溫控器一樣,自我學習和感知,無需用戶手工進行時間編程。那么這類產品也會給我們用戶的使用、舒適以及節能帶來巨大的好處。
- 下一篇: 光芒新能源:堅持底線與守護品質
- 上一篇: 空氣源熱泵行業繼續沖刺2022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