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力推進煤改清潔能源,海淀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北京的初冬,隨著北風的入侵,天氣異常寒冷。11月28日,記者走進海淀區上莊鎮羅家墳村村民鄭玉懷寬敝的小院里,暖意撲面而來。院子里種植的花花草草生機盎然,進入屋內,更是溫暖如春。“瞧,白天家里溫度保持在22度上下,根本無須人工調節,不僅省心、省力,而且省錢。以前用煤火取暖,一個冬天下來至少需要七八千元,現在只需要四五千元。以前燒煤,我老伴兒早早地就得囤上好幾噸無煙煤,半夜還得經常起來添置煤火,要是熄了火,家里就得挨凍了。”鄭玉懷給記者講述這些變化時,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這時,一旁站著的老伴兒也湊上前來告訴記者:“以前燒煤取暖,點火添煤全是我的事兒,別提多臟了,滿頭滿手都是煤灰。現在好了,只需一個開關,就可以溫暖舒適過冬了,夏天還可以制冷,連空調都省了。”
改造惠及4萬余戶800家單位
據海淀農村農業局負責人介紹,“無煤化”即通過煤改電、煤改氣、炊事氣化、連接周邊熱源集中供暖等措施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取消取暖用煤、炊事用煤的過程。
提起“無煤化”改造,上莊鎮西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呂永波感慨良多:“我是全鎮第一‘吃螃蟹’的人,2016年煤改清潔能源就是從我家做試點的。政府不僅免費安裝地源熱泵,還免費換了密封門窗,真是為百姓想到家了。剛開始大家都心存疑慮,等我家改完后,鄉親們都上我家參觀,親眼見證了‘無煤化’改造的好處,也打消了顧慮。您看,現在全村家家戶戶都改成清潔能源。以前一進村,就是一股嗆鼻的煤煙味,現在空氣清新,藍天也多了。”
海淀區的“無煤化”工作自2016年正式啟動以來,堅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的工作原則,通過分戶“煤改電”、分戶“煤改氣”、相變儲能鍋爐房集中供暖、燃氣鍋爐房集中供暖、空氣源熱泵集中供暖、地源熱泵集中供暖、連接周邊熱源集中供暖等方式,于2017年底,完成了全海淀區4.1萬余戶和近800家單位“無煤化”工作任務,以及1.6萬余戶節能門窗改造工作,實現了轄區基本“無煤化”的工作目標,為北京藍天做出了海淀貢獻。
“無煤化”革命有溫度暖人心
2016年8月14日,身著統一橘黃色制服的地源熱泵供應商施工隊在上莊鎮西閘村村委會前列隊集結,我區第一全村地源熱泵改造項目正式開工。
“剛開始入戶調研時,有些村民對無煤化改造不理解,也不知道地源熱泵是怎么回事,有抵觸心理。因為燒了這么多年煤,大家都習慣了。村黨支部書記率先在自己家試點運用地源熱泵技術,試點戶完工后,村民去參觀。待所有疑問得到滿意答復后,大家都很支持無煤化工作,推進速度很快,四周時間就在全區率先完成全村無煤化工程。”西閘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2016年,海淀區對四環路內10個街道、4000余戶住戶和63家單位,以及北部農村地區3個鎮、26個村、11000余戶住戶實施了“無煤化”,對北部地區9000余戶住戶實施節能門窗改造,實現四環路內“無煤化”工作目標,超額完成21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任務。
2017年,海淀區“無煤化”工作涉及21個街鎮、2.6萬余戶,其中非高壓自管戶約2.2萬戶,高壓自管戶3000余戶,其他類住宅近1000戶;各類單位700余個。
記者從海淀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農村村集體改造的“煤改電”集中供暖用電價格執行居民峰谷電價,本市參加電力市場交易的供暖用點,22:00至次日7:00輸配電價在現行輸配電價基礎上減半收取,電價相關政策執行時間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農村村集體改造的“煤改氣”集中供暖用管道天然氣執行居民氣價的非居民用戶氣價標準。農村“煤改氣”分戶自采暖用戶階梯氣量按全年累計。
海融達公司和海房投公司等集中供暖項目主體,委托運營企業與街鎮對接,建立了合作收費體系,設立集中供暖工作站、落實工作人員,開展政策宣傳、供暖費收取等工作。
“感覺自2017年入冬以來,天藍云淡的日子越來越多,霧霾天越來越少。之前單位購入很多防霧霾口罩,碰到不好天氣,會在工作群里發消息,讓同事先取。現在已很久沒有領到口罩了。”在西三環北路一家互聯網企業工作的劉女士說。
據了解,目前海淀區共有331個供熱單位、829處鍋爐房和換熱站。按照供熱要求,各供熱單位已在供熱試運行期間進行系統持續熱態調試,解決系統循環不暢和管線跑冒滴漏等問題。并在小區明顯位置(如樓門口、電梯間、公示欄等)設置公示牌,公示供熱單位名稱、報修服務電話等。“我們將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強調度,指導支持街鎮做好供熱服務保障工作。同時加強對供熱行業的管理,確保全區供熱安全有序。”區城市管理委負責人說。
2小時內上門4小時內解決問題
“各區將安裝的取暖設備都納入運行監控服務平臺,海淀區無煤化運營中心大屏實時監控實時查看監控各處數據及狀態,24小時有人值守,做到發現問題,立即響應的工作要求。”全區“無煤化”工作實施單位海融達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套計算機控制系統可同時實現設備運行監控管理、投訴建議管理等重要功能。通過“無煤化”運營中心管理,將大大提高供暖服務效率,及時解決百姓供暖問題。
2018年,海淀區創新“無煤化”運營維護體系,落實集中供暖項目運營管理方案。出臺優惠政策,由專業公司負責運營維護,全方位保障“無煤化”設施設備正常運行,降低住戶取暖成本,提高百姓生活質量。
“沒有煤改之前,白天還好,添煤方便,晚上添煤格外冷,不添凍得睡不著,這是在有煤情況下。有幾次入冬買不到煤,排隊人太多了。”家住青龍橋街道福緣門社區的李奶奶指著溫度計格外高興,“現在好了,統一供暖了,屋里溫度基本都在24度左右,溫度可自己控制,關鍵是干凈得很,不用擔心煤渣煤煙到處都是,你看我窗臺上的小花,生長得多有生機。”
“我在家基本穿短袖了,不像以前,就是燒煤也得穿毛衣,趕上入冬暖氣片需要維修,找物業人員都得排隊,折騰不說,還影響自家取暖。現在好了,一個電話,工作人員很快上門,能不開心嗎?”家住西北旺鎮的王先生說起無煤化改造接連豎起大拇指。
據了解,各設備供應企業在街鎮、村(社區)設立了維修服務點,公布服務電話,實現市新農辦關于“各企業熱線電話24小時有人值守,工作人員接到電話后要在2小時內上門,在4小時內解決問題”的工作要求。
海淀區城管委負責人提醒居民,如發現暖氣片窩氣、跑冒滴漏等一般性問題,撥打供熱單位維修電話最快最直接。如果供熱單位未及時處理,可撥打96069北京熱力集團服務熱線,或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進行投訴。在北京熱力集團的供熱服務微博“北京熱力96069”、微信公眾號“北京熱力客戶服務”上,居民也可提出訴求和反饋。
- 下一篇: “史上最嚴”能效新標即將出爐,熱立方以變頻技術快人一步
- 上一篇: 2020年的幸福秘訣,奧克斯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