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將煤改電補貼延長至2023年
發表于: 來自:北方電磁網易號
津門之戶,東達滄海,西引太行,南通江淮,北拱京都。天津賬飲凌云客,花市行歌絕代人。千百年來的風起云涌,天津市跟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而興起,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在天津市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煤改電工程,以清潔取暖的電磁采暖爐、蓄熱式電磁采暖爐等電取暖設備取代能造成空氣污染的燃煤鍋爐,提高天津市居民的冬季取暖水平,改善居民的家居環境。
時間截止2020年3月,根據國網天津電力公司的數據,天津市的煤改電用戶已經達到46萬左右,靜海、薊州、寧河、北辰等地區已基本實現冬季的無煤化取暖,空氣質量明顯比以往提高。
經過生態環境部門的預算,如果天津市能夠把燃煤鍋爐全部更換為電磁采暖爐、電鍋爐、蓄熱式電磁采暖爐等煤改電設備,天津市將每年至少減少125萬噸的二氧化硫排放以及4200噸的一氧化碳,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非常的歷史意義。
2020年3月26日,天津市發布《天津市居民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宣布將煤改電的補貼延長至2023年,在電價方面,冬季取暖期不再實行階梯電價,而是在晚上8點至早上8點的時間段實行0.3元/千瓦時的低谷電價。
在煤改電的電費補貼方面,天津市規定發放0.2元/千瓦時的補貼,最高補貼的電量為8000千瓦時。也就是說,天津市居民在冬季供暖期最高可以拿到1600元的電費補貼。
天津市以上的兩項規定暫時定為3年,開始與截止的日期為2020年4月到2023年3月。這將減少居民的電采暖費用,降低冬季取暖的成本支出,保證天津市居民能夠用得起、用得暖,保證煤改電的既得成果。
煤改電工程是天津市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不僅在環境保護、清潔取暖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還提升了天津市的電網承載能力,改善了村鎮地區的電容量,擴寬了電網的覆蓋面積,改變了天津市長久以來的燒煤取暖歷史。
在眾多的電采暖設備中,蓄熱式電磁采暖爐頗受天津市煤改電用戶們的歡迎:靜海區服裝廠選擇了400KW電磁采暖爐來給4500平米的廠房進行供暖,塘沽區汽車監測站選擇了600KW電磁采暖爐為6200平米的站點供暖,薊州區四層賓館選擇了700KW電磁采暖爐來給80多間客房供暖……
蓄熱式電磁采暖爐利用電磁感應加熱原理運行,可以外設蓄熱水箱,在夜間低谷電價時把水加熱,在白天峰時段進行供暖,室溫保持在22度左右的取暖效果,在電費方面要比空氣能、電鍋爐節省電費40%左右,適合在天津市等北方地區的各種工廠、企事業單位使用。
與天津市的集中供暖方式相比,蓄熱式電磁采暖爐不僅在冬季取暖電費上要節省一些,也實現了電能替代200萬千瓦時左右。這不僅減少用戶的取暖電費支出,也減少了天津市的用電負荷,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減少電網在高峰期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