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煤改電新用戶享受1000元采暖電費補貼
發表于: 來自:德州新聞網
沒有了發黑的煤炭取暖爐,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懸掛在墻面上的碳晶電熱板,通電以后室內溫度很快升高,既高效又節能。這是11月3日,記者在樂陵市黃夾鎮后高村村民高美軍家中看到的景象。“原來天一冷就得開始張羅著買煤,冬天還怕煤氣中毒不安全,現在用電取暖,既安全又省心。”
黃夾鎮后高村共700戶人家,有367戶列入“電代煤”計劃,是樂陵市在今年改造中受益群眾最多的村子。“原先村里只有2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供電,‘電代煤’改造后,村民們采用分散式電采暖,用電量預計增加2倍,相應的電網設備和線路都要升級改造。”國網樂陵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孫超介紹,這次改造,公司投資約41.25萬元,為該村增容了3臺400千伏安的變壓器,改造400伏低壓線路2.78千米。
冬季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是德州市的民生工程,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7年以來,全市“電代煤”用戶4.04萬戶,3年供暖季使用電量4115萬千瓦時,折合減少煤炭燃燒2.24萬噸。今年,我市繼續推進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對居民供暖設施、供電線路進行改造,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居民清潔取暖、溫暖過冬。
實現“電代煤”清潔取暖,電網改造是重要一環。為確保“電代煤”配套電網項目按期優質完工,國網德州供電公司堅持規劃引領,配合政府完成確村確戶工作,同步開展配套電網可研初設一體化方案編制與評審,確保“電代煤”項目確定一個、可研一個、提報一個。倒排工期,壓實壓緊工程建設進度責任壓力,嚴控工藝質量,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為了不影響村民正常用電,我們采用零點作業方式,將施工時間安排在凌晨1點至5點。部分新建線路由于工期正好趕上玉米收獲,工地又在莊稼地里,我們只能采用人工架線的方式施工,最長的一條新建線路上了60多人。”樂陵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張志強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國網德州供電公司共投資1.3億元,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81.83千米,新建、增容配變201臺,新建、改造低壓線路102.47千米,惠及全市147個村的1.92萬戶居民,供暖面積達140萬平方米,預計每年新增清潔替代電量2.1億千瓦時。截至目前,改造已經全部完工。
居民在使用電取暖時,能享受到1000元的采暖電費補貼。直接抄表、收費到戶的城鄉居民用戶,采暖期峰段由14個小時減少至12個小時,谷段由10個小時增加至12個小時。采暖期谷段電價降低0.2元,即第一檔谷段電價僅需為0.3469元,第二、三檔峰谷電價加價標準不變。“下一步,我們將及時跟上服務,對用戶實行‘一戶一冊、專人負責’,定期開展安全取暖入戶宣傳和隱患排查治理,提高應急響應速度,確保‘電代煤’臺區運行穩定,保證用戶溫暖過冬。”國網德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