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轉型,研究制定湖北省碳達峰方案
發表于: 來自:楚天都市報
“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近段時間熱詞,引發各方關注。從去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更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8大重點任務之一。
今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推動綠色轉型,研究制定湖北省碳達峰方案,開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建設。如何制定碳達峰方案?普通公眾應該為“碳中和”做點什么?極目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列席省人代會的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呂文艷。
事關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
呂文艷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展望2035年,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并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
“‘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也對湖北加快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呂文艷說,發展不夠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實際,要實現“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任務十分艱巨,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必須將“碳達峰”目標、“碳中和”愿景放到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中統籌考慮。
“一主兩副”碳排放占比高
呂文艷介紹,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呈現以下六個特征:碳排放總量呈升高態勢,增速在波動中逐漸趨緩;碳強度持續降低,下降幅度逐步收窄;煤炭碳排放占主導地位,占比呈下降態勢;工業為主要碳排放來源,農業占比較低;“一主兩副”碳排放占比高,神農架林區占比低;在區域中碳排放比重穩中有升,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強度在中部和長江經濟帶“中游徘徊”。
湖北省已啟動相關專項研究
呂文艷介紹,為切實完成應對氣候變化中長期目標,國家要求各省在今年底完成省級碳達峰行動方案。碳達峰行動是一個宏大課題,時間跨度長、涉及領域較多。
目前,省生態環境廳已經成立工作專班,集中省內研究力量,凝聚智庫智慧,發揮支撐機構咨詢作用,收集、整理相關數據、資料,開展前期研究,啟動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相關專項研究工作,為湖北省碳達峰行動方案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做好銜接工作。一是同國家做好銜接,爭取生態環境部的支持。二是積極同各有關部門銜接,全面掌握湖北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碳排放情況。三是同湖北省“十四五”相關規劃做好銜接。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峰要依靠碳強度降低、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優化、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等諸多指標來支撐,將控制碳排放、實現碳排放總量達峰放到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來統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