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暖通空調產業信心指數大調查
暖通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0年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闖進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角落落,撞散了行駛在軌跡上的中央空調行業,也讓原本在2019年就充滿遺憾的暖通空調行業仍在繼續著這份遺憾,甚至還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在經歷了備受煎熬的近兩個月時間,逐步的復工和復產對于廠商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消息,但放眼整個2020年來看,第一季度已然悄然而去,后三個季度如何追趕又成為了全新的問題。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暖通空調產業在后疫情時代下的信心指數,我們特別面向全國范圍內的廠商行業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在發放的200份問卷中,最終收到有效問卷回復共計177份。同時,我們針對這177份數據進行了整理和制圖,并最終匯編出信心指數大調查結果展示于此,希望能夠與行業人士共享目前同行的觀點和看法,并能夠為以后的工作開展起到一些參考意義。
僅從結果來看,大部分人的信心還是充沛的,態度也是積極的。實際上,雖然在疫情結束后至本文發文日,全國范圍內還尚未出現報復性消費的跡象,但僅從反饋來看,隨著目前逐漸的復工復產,市場環境還是呈現出了積極的恢復態勢。從兩個不同目標的行業人士群體來看,其一,工程項目此前因為疫情影響的項目如今相繼開工,重新上馬的項目也意味著出貨和打款工作的相繼開展;其二,此次疫情期間受到沖擊最嚴重的零售業務也能有序開展銷售和服務工作的推進,特別各區域的住宅允許裝修開工后,相關工作也逐漸步入了正軌。

雖然目前一切向好,但是在提及對于2020年的市場走勢以及自身公司的運營成績的預判時,盡管仍有一部分的行業人士依然保持樂觀,對增長信心滿滿,但更多人持有著謹慎甚至是悲觀的態度,從我們電話連線行業人士的反饋聲音來看,多數行業人士紛紛表示要先“活下去”,再去謀發展,這也意味著對于這些多數企業來說,至少保底的成績是與去年持平,但也要做好下滑的準備。


雖然更多的行業人士認為2020年的處境艱難,但他們對于未來的市場還是看好的,在參與調研的行業人士的反饋問卷中,有近半數人認為,此次疫情帶給市場的更多是機遇。實際上,我們在電話交流的過程中,不少行業人士也在表述著他們的觀點。一位來自江蘇區域的某工程商這樣介紹道:“疫情帶來的市場影響我認為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停工停產所帶來的壓力,讓一些真正不具備綜合競爭實力的企業在洗牌中被淘汰;另外一方面,疫情給國家經濟帶來的實質性損失肯定要想辦法彌補,大興土木就是其中之一,對我們來說這也同樣是可以期待的機遇。再加上全國各省乃至國家層面都紛紛釋放出40萬億用于‘新基建’的藍圖,這些積極的信號都讓我們對未來更加看好。”
不過,一名華中地區的零售商則表示了他的擔憂:“對我們零售商來說,更加期待的消息是關于房地產限房限購政策的松綁,刺激購房需求以此拉動裝飾裝修需求的恢復,但目前還沒有任何的實質性進展。再加上因為停工的原因,一些本應該交房的住宅延后了交房時間,用戶的裝修熱情也隨之而推遲。另外,二季度已經開始,但大家此前期待的報復性消費目前卻并未出現,其實這在意料之中,畢竟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們企業,用戶的收入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所以在目前各類銷售工作還不能全然鋪開的現狀環境下,如何高效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提高成單率是我們的當務之急。但要知道,這樣想的不止我們,整個城市還有很大的一大批虎視眈眈的人,激烈的競爭已經板上釘釘。”

即便如此,廠商們還是更愿意以樂觀的心態迎接著未來市場的到來,并愿為之努力和強化自身。近九成的行業人士紛紛表示,會加大對于市場的開拓力度和自身公司業務的建設和完善。在其看來,走過近兩年市場的起起伏伏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每個人都上了生動的一課,除了讓更多的行業人士有時間沉下心來開展各類學習工作之外,也給大家更多反思的時間和空間,去重新審視公司的優勢與劣勢,并對未來的所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做好準備。比如,廣東某位行業人士就特別談到了服務的重要性:“此前我們的精力停留在銷售工作上,忽視了服務的工作,但是在這次疫情期間,通過互聯網課堂的學習以及自我的思考,我們看到了目前消費市場對于服務的重視。我們也對自身的服務團隊能力進行了重新的評估,發現還是存在不少的漏洞,所以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補全這一塊,為用戶提供更優質和及時到位的服務的同時,提升自己在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特別是在中央空調的清洗服務方面,我們目前已經接到很多客戶的清洗需求,在經歷了這次疫情后,用戶對于中央空調的清洗服務意識會愈發強烈,我們希望能夠把握住這樣的機會。”

總得來說,經歷了疫情后的廠商,對于未來的思考顯然更加充分,也對于未來市場的發展以及自身的規劃同樣慎重。但無論怎么說,從多數人的反饋來看,大家信心依然存在,我們也希望這樣的信心能夠在更多經銷商的表述中聽到,在面對未來撲朔迷離的市場環境下,想要生存,想要發展,充沛的信心和冷靜的規劃,顯然是每一個廠商,每一個行業人士都必須要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