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如何防控疫情?權威建議,這些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啦!
發表于: 來自: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促進職業健康工作情況,一起來關注!
哪些情況不需要佩戴口罩?
在通風條件良好并且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具體包括以下情況:
在戶外,比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包括操場,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尤其在劇烈運動的時候更不能佩戴口罩。
近期沒有新發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在辦公室、會議室、工地、學校,能夠保持通風條件和相對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也不需要戴口罩。
哪些情況需要佩戴口罩?
有三種情況建議佩戴口罩:
在一些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公共交通工具里、電梯、人多的公共場所里面,建議佩戴口罩,可能會接觸一些感染狀況不明的人員。
當人生病的時候,尤其出現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癥狀要佩戴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把這些病源傳給其他人,這不僅在疫情期間,將來在任何時候都要遵照這個原則,生病的人要戴口罩。
在特定的環境內,比如去醫院,不管是去醫院就診,還是陪同親友去醫療機構,在醫院這種場所內要佩戴口罩。
出差要注意什么?
看目的地是不是近期有病例或者疫情的發生,如果是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差。了解當地的防控政策,攜帶必備的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以備路途中使用。
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也要做好防護,有序排隊,保持一個安全的人際距離,并且全程要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盡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用餐的次數,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
選擇一些條件比較好的賓館,入住后要注意通風換氣。
近期有些疫情確實都是由于聚餐引起的,建議采取分餐制,如果需要聚餐的話,也要盡量減少聚餐的人數,縮短聚餐的時間,可以優先選擇戶外用餐,在室內用餐的時候要注意通風,倡導公筷、公勺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
出差期間發現自己有發熱、干咳、乏力這些可疑的癥狀,要及早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校園疫情防控
醫療衛生機構和教育部門尤其是學校加強溝通協調,要形成“點對點”的協作機制。
學校要對老師和學生開展健康監測,尤其是對于班級做好晨午檢制度,嚴禁一些有癥狀的孩子帶病上課。要控制聚集性活動和校內人員的密度,孩子們之間要保持一個安全的防護距離。
加強學校的環境衛生治理。尤其是要加強教室、食堂、宿舍、洗手間、洗漱間這些場所的環境衛生。
做好學校的應急處置,加強對學校的督導檢查。
建筑業疫情防控
建筑業包括房屋建造、土木工程、橋梁建造及建筑裝飾等,其從業人員僅次于制造業,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從業人員為5809萬人。
建筑施工項目原則上要實施封閉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本單位辦公場所和項目部,如必須進入的應做好登記和健康監測。加強施工作業場所的通風,尤其是隧道、洞涵等施工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
施工人員宿舍必須設置可開啟式窗戶,經常保持室內通風,確保員工集體宿舍清潔消毒到位。
盡量控制和減少人員聚集。控制施工現場不同作業隊伍人員的流動。適當增加班次和員工休息時間。工地內設立食堂的,鼓勵實行分餐制及錯峰就餐制。
企業要為員工提供符合職業病危害防護要求的防塵、防毒口罩等個體防護用品,同時,要不斷加強職業健康及防疫知識的培訓教育。
服務業疫情防控
餐飲、超市,包括交通等服務行業,還有公共窗口的工作人員,因為工作原因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距離比較近,這些人員的感染狀況不明,所以要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
在工作期間要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工作場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清潔。
做好每天的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這些可疑的癥狀,應該立即離開崗位,盡早就醫,做好排查。
制造業疫情防控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末,制造業的從業人員是一億零四百七十一萬人。其中有一些行業,比如箱包、制鞋、制帽、紡織和機械等流水線作業的一些企業,工作人員是相對密集,還有一些企業,如電子、制藥等這些企業,需要在密閉的廠房里作業。這些企業應該重點落實以下防控措施:
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做好工作場所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特別是對操作的按鈕、把手等人員接觸頻率高的物體,還有部件的表面要定時的消毒。同時對會議室、食堂,還有文體活動室等公共區域以及有關的物品,也要由專人負責定期消毒和衛生清潔。
加強工作場所的通風換氣。首先應該選擇自然通風,如果自然通風滿足不了,要輔以機械通風。采用機械通風的廠房,要確保新風入口設置在清潔的區域,新風量應該滿足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使用中央空調的企業,做好空調系統的清洗,空調回風口過濾網的消毒,全新風模式時關閉回風系統。
對從事接觸粉塵、化學毒物等有職業病危害的員工,企業要按照職業健康管理的相關要求,提供符合防護要求的口罩、面罩、防護眼罩、防護服,還有防護手套等等這些個人防護用品,同時要指導和督促員工正確地佩戴和使用。在允許佩戴手套的操作崗位,員工要盡量佩戴手套進行操作。
- 下一篇: 四川毓峰陳瑋國:快人一步,才能看的更遠
- 上一篇: 如何把集成化中的某類產品做精做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