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寵壞”的中央空調公裝市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現階段對于公裝市場而言,不管是已經上馬的 “新基建”項目,還是不甘示弱的“老基建”,抑或是疫情帶來的醫療凈化領域風口,甚至是與快速恢復經濟息息相關的房地產精裝配套市場,還有疫情引發人們對于食品安全高度關注下帶動的冷凍冷藏市場的發展,都像是被置于了“放大鏡”之下。
就目前而言,市場從表面上呈現了一片“繁榮”的局面,并且隨著新冠疫情的常態化,公裝市場在近期內也出現了一波井噴式的增長行情。但是,我們看到市場“繁榮”的背后,更應該看到新增項目有限的現狀。

“新基建” 風口已至?
事實上,疫情只是放緩了建設的腳步,但是包括5G基站、 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等項目的布局和規劃實際上早已開始。此次疫情的爆發,一方面體現出了這類技術的應用,對于當代各項工作的優化和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涉及這些領域的基礎設施的薄弱也引起了國家更多的重視,而這些領域都離不開暖通空調產品解決方案的支持,未來持續深入的挖掘和建設勢在必行。
如果稍微留意中國鐵建近期在京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視頻會議,便可窺探一二。對于未來發展,“后疫情”布局貫穿全篇,在這張答卷里,“新基建”是必選項之 一。不過,雖然“新基建”已經站在了風口上,但是要想全面鋪開尚需時日,新基建的紅利期尚未到來。
“老基建” 迎新機遇?
“老基建”即傳統基建,主要包括電力、熱力、 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大項。在近期市場熱議“新基建”的背景下,“老基建”不甘示弱, 細分領域悄然走強。包括醫療、教育、電子廠房、體育場、軌道交通等傳統的細分市場,也都成為了傳統基建的“補短板”方向。
無論是醫療凈化領域也好,還是鐵路、公路、水利、能源領域也罷,這些“老基建”依然大有可為。從“鐵公機”角度來講,我國的高鐵、高速公路發展迅猛,但是高等級公路、鄉村公路就與前者存在較大差異,相對于美國、歐洲等一些發達國家而言,飛機場的建設也存在較大差距;從區域來看,“老基建” 在城市間發展并不平衡,在農村更是盡顯短板。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老舊水庫修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口。
不過,事看長遠,我們也應該看到,暫時被推上 “風口浪尖”的醫療凈化項目、口罩廠等項目都是受疫情影響而集中爆發的項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被透支的項目。醫院改建項目有一定的周期限制,會在今年上半年基本結束。同時,近期在數量上極其可觀的新建的口罩廠項目也會在上半年基本結束。一旦醫改項 目、口罩廠項目利好將盡,接下來的公裝市場要靠什么去支撐?才是整個行業應該真正去思考的問題。
精裝配套未來可期?
受益于住宅產業的調整以及國家政策的穩步推進, 精裝房市場部品需求近來風聲水起,中央空調配套市場增長很快。據奧維云網地產大數據監測顯示:2020 年第一季度全國房地產行業中央空調的配套率首次超過30%,從2019年的23.0%一躍達到32.6%,為逆市中的亮點。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房地產精裝修樓盤對中央空調產品有很大的需求空間,是企業發展項目市場的一個契機。
有數據顯示,相比于日本、瑞典、法國、美國、 德國等發達國家80%以上的住宅精裝修比例,我國的住宅精裝修比例并不高,奧維云網預計2020年全國精裝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穩定發展。與此同時,房地產商爭相將中央空調作為精裝房的配套硬件和賣點進行宣傳。因此,與之受益的精裝修暖通空調配套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與發展機會,精裝配套市場的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