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數據中心熱潮下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0年對于機房空調建設而言,無疑充滿了騰飛的契機。不僅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新基建”的名義被寫入《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而且在疫情之后,網絡教育、會議、辦公等等都需要數據支持,在此背景下,數據中心的建設加速會給機房空調帶來長足的發展機遇。除此之外,軌道交通對基站空調會帶來應用需求;而5G基站建設對戶外柜空調的需求量也同樣與日俱增。 不難發現,在新基建的利好下,機房空調不僅需求量大增,在項目規模和數量上,同樣相當可觀。
但機遇與挑戰向來是相伴相生的“雙生子”。新基建在數據中心、智能化、軌道交通方面確實都給暖通市場帶來很大機遇,同時也會有很多挑戰。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數據中心承擔了數據存儲、數據流通的關鍵職能,基于此,對于機房空調的要求也同樣嚴苛。而機房空調領域本來存在競爭激烈,市場總額不大但廠家不少等等的特征,更遑論近年來,國產機房空調品牌的成長也非常快速,給該領域的原有優勢品牌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不僅如此,機房空調市場也面臨著一些先天的“劣勢”:客戶集中度高,議價能力超強,設備廠家處于相對弱勢等等,都是困擾目前在機房空調市場領域“沉浮”廠家的因素。“目前機房空調用戶基本在BAT/運營商;在建設角度,目前數據中心建設周期不斷提高,產品集成度高,同時多地對數據中心建設也提出及其高的要求,例如深圳機房建設要求1.25的PUE值就屬于較高標準。”EK數據中心事業部部門經理謝金強強調道。
誠然,有市場就有競爭,在新基建背景下機房空調面臨最大的壓力應該是成本和交付。所以,面對低成本、高集成、低PUE的市場需求,EK空調也在致力于提供行業合適的產品,在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冷源的產品,例如:機架式空調(讓制冷更靠近服務器,減少風機能耗),間接蒸發冷卻機組、自然冷螺桿機組(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冷卻)。
就機房空調的技術發展趨勢而言,產品集成度越來越高、盡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冷源的產品方向是最受市場關注和矚目的。由早期的恒溫恒濕精密空調變化為主要溫度控制的機房空調,從以前風冷、冷凍水的房間級逐步往靠近冷源的列間空調、機架空調、再到現在高度利用自然冷源的間接蒸發冷卻;而且設備集成度要求越來越高,滿足快速建設的集裝箱式冷凍站、一體式的空調機組等。就冷卻介質而言,則有可能由目前空氣冷卻發展到液體冷卻,比如目前行業有試點應用的液冷數據中心等等。長遠看來,機房空調的發展趨勢會往更節能、更智能的方向逐步變化。
- 下一篇: 丹佛斯:乘上“新基建”的快車
- 上一篇: 麥克維爾:深挖痛點,滿足用戶綠色節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