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是“急”還是“慢”?
發表于: 來自:格力
一直以來,“網紅”企業家董明珠在不少人眼中總有著復雜且矛盾的多面。有人說她“太著急,裝備、芯片、醫療什么領域都想摻和”,也有人說她“動作慢,多元化做到現在也沒賺上大錢”。
從高端醫療裝備領域來看,格力于9月底下線全國首臺移動P2+核酸檢測車、11月底預計下線移動P3生物試驗室的消息在業內外引發熱議。再回顧一下“空調老大”格力電器2020年成立醫療公司、造口罩機、發明殺病毒空氣凈化器等一系列舉動,讓人不禁疑惑,董明珠此時進軍醫療界,到底是“急”還是“慢”?
不過任憑外界怎么說,董明珠還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該急的時候就鉚足了勁兒沖在最前面,該耐心的時候則放慢步子不急于求成,董明珠掌握著一個熱心、專注做中國制造的企業家應有的節奏。

(圖為格力移動P2+核酸檢測車)
患難見真情的“急”:國家需要,格力就造
對于一個商人來說,“見機行事”似乎才是最明智的投資戰略。醫療科技領域,尤其是當前高端醫療裝備依賴進口、被外資品牌壟斷的嚴峻形勢眾所周知,因此就算要在該領域布局,從商業角度來說也需從長計議、急不得。
但董明珠顯然不這么想。她很清楚,中國企業家要承擔社會責任,因此她提出“國家需要,格力就造”,國家最緊缺的就是格力應該立刻去做的。

除夕前一天,新聞里新增確診病例的數字還在攀升,這讓董明珠寢食難安。不過她沒有“干著急”,她思索格力能為全民抗疫做些什么?核心科技!于是她當機立斷,這個春節不過了!現在就得趕緊組織技術、生產、檢測等相關部門緊急研發抗疫產品。
“董明珠式”患難見真情的“急”,輸出的成果是極為高效高質的——疫情爆發初期口罩等防疫物資極度緊缺,格力就迅速成立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僅用16天就自主研發出口罩機、10天設計出66套測溫儀生產模具、55天自主研發出“獵手”殺病毒空氣凈化器,第一時間捐贈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和同濟泰康醫院,后出口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4月初成立成都格力新暉醫療裝備有限公司,在疫情反復的九月底正式下線全國首臺移動P2+核酸檢測車……“著急”的董明珠將總書記“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的指示牢記心間,跑出了格力速度、中國速度。

(圖為格力口罩生產現場)
路遙知馬力的“慢”:不賺快錢,磨刀砍柴
有人質疑:“光有‘一腔熱血’,要是沒有‘金剛鉆’那也是干著急啊”,好在董明珠有“急”的資本,那就是她一直以來的“慢”所積累的。
其實了解董明珠的人都知道,她再“著急”也不會打無準備的仗。進軍醫療裝備確實是2020年格力為了抗擊疫情的全新布局,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能這么快輸出技術成果離不開兩個“慢”,一是董明珠沉下心、鉚足勁致力于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裝備國產化的大局觀,二是格力在高端裝備領域的沉淀積累。
董明珠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格力電器不做金融、不做房地產。早在2013年,她就清楚地認識到,制造業是助力國家發展實體經濟的關鍵,因此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想著“賺快錢”,而要穩扎穩打地做好中國制造:“一個企業如果純粹為了賺錢,是目光短淺的。優秀企業的生命和利益是跟國家連在一起的,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家,只有國家強大,企業才能安身立命。”
而彼時國內自研裝備技術存在諸多短板、市場被外資品牌壟斷的嚴峻形勢,更讓她如鯁在喉:“中國作為一個制造大國,未來將成為制造強國,高端裝備都依賴進口,何談強國?”在她看來,要保障中國制造業自主自強,就必須自己掌握裝備領域的核心技術。

或許可以將這看作是格力進軍智能裝備的“發令槍”。但槍響之后,賽道上剛起跑的董明珠從沒想過“速成式”的收購,磨刀不誤砍柴工,她認為“與其花幾百億去買一個智能裝備企業,不如用來培養格力的年輕人”。她甚至可以不計成本,對因擔心技術成本過高而被駁回的技術人員說:“只要是我們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必須要投入的,別說1個億,就是在后面再加個零,我也會簽字”。
路遙知馬力。七年的時間,格力在裝備領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目前已實現工業機器人從1公斤到210公斤負載的全覆蓋,產品精度最高可達0.02mm;格力立式加工中心GA-CV960重復定位精度可達0.003mm;2018年,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9年,格力電器研發的“直線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再次攬獲“國際領先”……
于是我們明白了其中因果,格力這次能迅速研發出醫療裝備,并非一朝一夕的偶然,而是其在智能裝備領域“慢慢來”沉淀碩果的必然,同時也是格力為未來真正實現高端醫療裝備的自主化和國產化的“次方式”積淀。

(圖為格力自動化柔性生產線)
不過,即使做出了口罩機、殺病毒凈化器、核酸檢測車,外界也依然有人“預言”這可能將是董明珠多元化路上的又一次失敗,對此她笑得云淡風輕:“我從來不認為我失敗。我覺得做什么都要有時間的培育,我做空調也做了30年,不是我今天剛做空調我就做成了世界第一。大家把我看得太神奇了,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只是在盡一份責任。”
可以預見,盡責任的“普通人”董明珠還將繼續保持她的“急”和“慢”,以技術創新和人才創新兩大核心競爭力,帶領格力打贏這場助力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戰疫勝利的攻堅戰、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