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武城海易普方中央空調生態產業園項目簽約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近日,海爾·武城海易普方中央空調生態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洪濤,海爾智家生態平臺副總裁、海爾空氣產業總經理王利,硬創(青島)互聯智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根,海爾中央空調副總經理孫緒宏,市政府副市長張桂愛,市政協副主席、市中央空調及地源熱泵產業鏈鏈長崔書強,武城縣委書記張磊,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恩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喬云剛,縣委副書記、魯權屯鎮黨委書記趙大鵬及縣幾套班子領導參加簽約儀式。

儀式上,硬創(青島)互聯智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根、海爾中央空調副總經理孫緒宏、武城縣縣長朱恩鶴代表三方簽約。
據了解,武城中央空調產業具有深厚的集群優勢,全縣建有產業園區5個,注冊企業近3000家,產品涵蓋七大系列3500多個品種,其中風機、風管、風閥等產品占到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該產業園項目由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青島硬創云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武城縣合作建設,總投資20億元以上。園區以海爾智能制造為核心,搭建全產業鏈生態圈,開放引入生態資源,為入園企業轉型提供“平臺+生態”整體解決方案,并按照海爾標準,打造集中央空調及相關上下游產品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
項目計劃今年5月開工建設,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不僅將加快推動全市中央空調產業提檔升級、進一步提升德州“中國中央空調城”品牌影響力,也將為全市加快構建“541”產業體系、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發揮積極作用。
牽手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企業海爾集團,為什么是武城?
“我們應用海爾優勢的技術、生產管理體系及主機產品,結合武城優勢的空調通風產業和全國的銷售網絡,打造行業一流品牌,實現空調通風產業的強鏈補鏈延鏈,形成集采購、研發、制造、品牌、營銷服務一體化產業集群。”海爾智家生態平臺副總裁、海爾空氣產業總經理王利給出了答案,這次合作也必將為海爾集團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鞏固業內龍頭地位提供強力支撐。
作為江北最大的商用中央空調配件主產區,武城縣的中央空調產業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步,目前占據了全國約60%空調通風市場,素有“中央空調德州造、生產基地在武城”的說法。“該項目落地可通過優勢互補實現武城空調通風產業和海爾的共創共贏,更好地吸引國內國際強鏈補鏈延鏈項目,有力推動‘武城制造’邁向‘武城智造’。”武城縣委書記張磊說。
在推動暖通空調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武城縣把“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產業推進,一手抓環境提升,確定了“整合發展”的轉型路徑,堅持“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自2016年起相繼實施了育苗、環保、質量提升等一系列具體動作,經過5年的“整合”發展,武城中央空調產業迎來了低效產能出清、市場秩序優化、產品質量提升的多贏局面,產業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2020年疫情初期,武城縣10余家空調企業火線復工,72小時內完成6000多套高指標新風系統生產任務,有力支持了武漢火神山醫院、北京小湯山醫院等重點防疫項目建設。
在抓好產業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武城縣充分發揮協會、商會的網絡作用。推動實現了縣級中央空調產業協會到山東省暖通空調產業協會的晉升,并在泰國曼谷設立德州市首家縣級行業協會海外辦事處,成功打入東盟7市場。同時,充分發揮3萬在外“武商”的優勢,成立了覆蓋全國200多個地級市的17個異地武城商會,形成了產業互補、行業互聯、企業互通、協會互助的良性發展格局。
經過一系列具體動作,武城中央空調已積累起深厚的產業集群優勢,建有產業園區5個,注冊企業近3000家,從業人員近6萬名,產品涵蓋七大系列3500多個品種。“我們將繼續認真落實德州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產業鏈固基強基工程,通過引進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已基本實現中央空調全產業鏈本地化配套。”武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恩鶴說。
- 下一篇: 海信再次獲得贊助權亮相歐洲杯賽場
- 上一篇: 大金空調牽頭參與制訂空調行業衛生健康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