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行業為什么需要“朝陽群眾”?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10月22日,李云迪被拘事件登上熱搜,久負盛名的朝陽群眾再立一功。且不論朝陽群眾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組織,但各行各業確實都需要“朝陽群眾”,他們的存在實打實的對違法亂紀著帶來了威懾,暖通空調行業亦是如是。

在暖通空調行業,侵權行為幾乎滲透了整條產業鏈。正所謂“樹大招風”,品牌拉力是暖通空調行業推動銷售的一大要素前端,因此部分企業選擇“走捷徑”,注冊與市場主流品牌相似的商標和商號,搏力謀、威樂、加拿大HV、比澤爾、丹佛斯、頓漢布什等都曾因此走上漫漫維權路。除了冒充之外,諸如森德專利技術被盜用、某些品牌冒充洋品牌、能效虛標等情況也是屢見不鮮。而侵權行為的觸手也是越深越長,此前發生的特靈離心機、螺桿機售后服務遭侵權案件已經證明,侵權行為已經蔓延至售后服務端。
而在銷售端,部分經銷商也參與到侵權之中。為了壓縮成本,選用假冒偽劣品牌的產品濫竽充數,不僅侵犯了終端客戶的利益,更是被侵權品牌的口碑隱患。或是以次品帶替應有的合格配件或者機組,在部分環節偷工減料,甚至為了壓縮報價拿下訂單,為客戶提供“小馬拉大車”的系統解決方案。而大部分情況下,其他競爭的經銷商盡管會差距到報價異常,也不會去深究并且檢舉。
有漏洞,就會有歪風邪氣的出現。之所以暖通空調行業侵權行為屢見不鮮,歸根結底是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不可否認,在粗放的發展過程中,行業市場的規范發展之路依然道阻且長,想要徹底改善這一現象,杜絕“李鬼”的出現也不是短期之內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是眾多品牌,卻已經在面對這樣的亂象時,做出了正確且有力的反擊——拿起法律的武器。而更為宏觀的角度來看,正是需要這些敢于用法律抗擊亂象的企業們帶頭,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打擊到這些市場侵權者的囂張氣焰,也才能夠讓正義得以伸張。
更重要的在于,維權工作雖然繁瑣復雜,且時間漫長,但是只有將維權貫徹到底,對“李鬼”們的威懾才能夠落在實處。相信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的加入,行業的健康發展才能落在實處。參與者不僅僅是廠家,誠然,廠家是被侵權的主體,但從實際影響來看,經銷商會因為對方以次充好壓縮價格而失去訂單,終端消費者會因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而蒙受損失。因此,只有廠、商以及終端消費者共同檢舉和抵制,才能持續提高監察的力度,維護行業市場秩序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