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產時代房企轉向精細化運作,精裝大潮誰來助推?
發表于: 來自:奧維云網
近兩年,房地產行業的冬季“一年比一年冷”,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接連不斷的房企暴雷事件,一再的引爆輿論關注,也讓地產從業人士再次感嘆,龍頭房企已經撐不住了,行業的未來何在,惶惶不可終日。那么地產行業的未來究竟如何?地產家居精裝修市場的機會?
本文整體分為宏觀背景與精裝市場篇。
宏觀背景篇
地產行業整體回歸常態化,走向健康發展良性循環道路
長遠來看,中國城鎮化空間尚在,地產行業仍有機會,地產商縮表陣痛之后,規模與ROE(凈資產收益率)正相關的未來已至。
首先,我們要跳出既有的視角,回歸到房屋作為商品的本身屬性上去看。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房屋作為商品,回歸居住屬性。從客戶基礎的居住需求端看,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3.9%,仍處在快速城鎮化階段,跟現在發達國家80%甚至90%,還有20個點,我們以每年增長一個點的比重來看,我們還有20年的增量空間。
從近10年歷程來看,截至2030年,中國預計約有2.88億人口的新增城鎮住房需求,模型估算有1億套住房需求。市場的基本面沒有變,剛性的住房需求依然是持續存在的。另外,城鎮第一批商品化的住宅即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舊住房面積小、質量差、配套不齊全,在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更新換代升級,當前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近年來也逐步顯現,預計總給規模約在50億平方米,按照套均120~130㎡估算約有4000萬套以上的規模,未來將持續性的有更新乃至換代需求。
基于住房需求本身的屬性,國家層面各項政策也從前幾年的嚴格控制,“一刀切”逐步從回歸到相對理性。2021年底在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中重提房地產支柱地位,給予業界一劑“強心針”,說明無論是從時政層面還是經濟層面,房地產仍然作為國內經濟的支柱產業,發揮非常穩定的作用。緊接著中央政治局召開的年底工作會議提出“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要求政府企業金融多方積極作為“,這輿論基調更被解讀為“政策糾偏”,是房地產長效機制回歸正常的宏觀政策走向。同時在“因城施策”要求下,結合2021年“24城加碼、7城限跌、5城財稅托市”差別化的城市政策表現,預判2022年大概率熱點城市可能會繼續維持政策高壓,但短期不會繼續加碼;下沉市場的三四五線城市,則有可能政策松綁甚至托底(比如“限跌令”)。
商品房市場:全年總成交規模銷售面積約14.3億平方米,銷售額14.7萬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7.3%、11.8%;商品住宅價格16183元/㎡,同比漲幅2.72%。
房企拿地情況:一二線城市風險相對可控,加之本年度土地供應的明顯增量,眾多TOP房企回歸至一二線城市積極拿地;民營房企本年度受自身限制拿地相對保守,央企國企成為拿地的主力。
精裝市場篇
后地產時代房企轉向精細化運作,政策拉動共推精裝修大潮
后房地產時代的競技場,項目盈利難度加大,要求房企管理與產品精細化運作,房地產商更要轉變思路,著眼于打磨產品品質,以更好的品質吸引用戶留住用戶,在收縮的房地產市場中分一杯羹,贏得下半場競爭門票。
當前條件下,房企利潤空間收窄,“精裝修”不僅成為房企項目產品品質組成的核心展示部分,更成為房企利潤調節器。地產市場信心普遍低迷,客戶持幣觀望情緒濃厚,疊加疫情對售樓處到訪客流影響,眾多項目遭遇銷售難題,開發商為實現回款,普遍變相“降價銷售”;當前房企為提升項目競爭力,同時提升項目利潤,通常選擇以“精裝修”方式最大可能調節利潤,精裝修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同時加之政策指導下的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相關工作實施推進,精裝修項目量持續增長。


規模:市場朝健康穩定方向前行,新開盤下行,精裝降幅低于毛坯。2021年1-9月全國樓市開盤項目個數7371個,同比下降20%;其中精裝2788個,同比下降9.4%;精裝套數231.5萬套,同比下降13.2%。
布局:從區域市場分析,2021年1-10月華東市場為主力,精裝項目有1200個,規模達到88.26萬套,市場份額在38.1%;在增速方面,華中區增長最快,同比增長3.9%。
滲透率:全國范圍精裝滲透率本年度提升約4.6個百分點;華東、華南仍為精裝核心市場。

城市結構:新一線、二線城市為精裝樓盤主要供給市場,2021年1-9月全國占比近64%,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新一線城市在2021年1-9月開盤規模達66.3萬套,占比32.5%,其中杭州開盤量全國領先,南京、成都緊隨其后。一線城市2021年1-9月開盤規模18.3萬套,市場份額較去年全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除廣州外,北京,上海、深圳開盤規模均有所下降。
重點城市:一線城市中,北京由于多個項目限價,導致新開盤項目成本管控下精裝修項目量有限,廣州、上海、深圳新開盤項目多選擇精裝修方式提升利潤率;新開盤規模TOP20城市新一線城市有12個,這些城市都是精裝修市場快速發展,是本年度精裝修熱點供應城市。
精裝樓盤均價結構:本年度精裝樓盤中,新一線及二線項目量增加,直接帶動樓盤均價結構中間段位比例的大幅變動;2-5萬元/㎡單價項目規模比例總體上漲5.7%。
裝標結構:2000-2999元/平米的裝修標準結構增長明顯,同比增幅4.6%。1000-3999元/平米為主力裝修標準,市場份額接近90%。

重點城市:北上廣深受政策調控整體價格水平有所下調,4-6萬/㎡的樓盤為目前精裝項目核心價格段,8萬/㎡以上高端項目市場份額明顯較低。杭州、南京的精裝樓盤均價集中在3萬/㎡左右,成都精裝樓盤價格段集中在2萬/㎡左右。

開發商格局:頭部房企(TOP1-10開發商)依然是精裝住宅市場供給主力,但TOP5房企中除碧桂園外,恒大、萬科、保利及融創本年度精裝開盤規模調整明顯;腰部房企已經成為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柱,建發地產、新城控股本年度開盤規模同比增長分別為126.1%、79.9%。

產品特點:隨著精裝市場需求的升級,細節化操作也在不斷升級,2021年度精裝修的加載包、升級包成為行業新風向標。各部品類標配橫盤,非標配類的產品從今年開始更多的配到品質樓盤當中;其中新興廚電、智能家居部品持續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