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空調×蝶園丨空調與古厝,碰撞出生活美學的嶄新可能
發表于: 來自:東芝
煙臺山作為萬國建筑博物館,除了建筑本身即呈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學和文化之外,它也與歷史上的許多名人發生過獨特的關聯。
在這些造訪過或舊居過煙臺山的名人之中,民國的電影皇后胡蝶,或許是其中最為特別的一位。
而今天,這位民國風尚的代表人物曾經漫步過的古厝,已經煥然蝶變,以嶄新的面貌開啟了煙臺山的新篇章。
在這之中,東芝與古厝,古厝與歷史,碰撞出了生活美學的嶄新可能。

1936年,胡蝶與丈夫潘有聲在上海完成婚禮后,來到福州煙臺山的槐蔭里度蜜月,毫無疑問,這是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正如后來胡蝶在回憶錄中寫道的那樣:「福州市的風光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而那里的名勝古跡游覽之地,沿海的沙灘,不僅留下了我們昔年的蹤跡,也留下了我們綺麗年華的夢。」
而這句話,也成為了「蝶園」重生的出發點之一。

「蝶園」的主理人李輝老師在經營這家民宿之前,有著多年的建筑設計和設計管理經驗,這也使得他對于建筑和居住格局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感受,也正因此,「蝶園」在槐蔭里的古厝們的故事中,構建出了極具民國情懷的居住體驗。

「蝶園」位于槐蔭里二號,是一座建于1920年代的英式別墅。這棟老宅原屬于一戶書香門第,出過北大、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的博士,也出過老師和教授。而與它一望之隔的,便是胡蝶度蜜月時所住的槐蔭里四號。
這兩棟建筑所自身帶有的文化底蘊,自然地給整個空間營造出了民國電影般獨特的氛圍,也為「蝶園」的居住感受打造了美學基礎。
然而有趣的是,雖然廣義上「蝶園」是一個民宿產品,但它的主理人李輝老師卻不認為它只是一個承載居住功能的空間,他相信這是一個關于古厝和美學的實驗性產品:從文化與內涵出發,與世界產生著外向型的鏈接。
這也正是「蝶園」名字的含義:蝶變。
用改變一座古厝的方式
再現一種生活美學
雖然同樣是供人居住的生活建筑,但從一座20年代的私人別墅到一個供當代人使用的洋房酒店,需要的不僅僅是對建筑結構的修復和對體驗空間的翻新,更需要一種內外兼修的「重新激活」。
換言之,除了讓門窗桌椅都恢復使用之外,更要讓建筑的精神和文化再度獲得生命力。依照李輝老師的說法,對古建筑的更新就是在用人的意志和人的理念,去影響建筑所帶來的感受。

在這一點上,「蝶園」證明著一件事:煙臺山的魅力永遠不止于觀賞,它勢必是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這是一種任何書籍或電影都無法媲美的「美學的臨場感」。
依靠整體美學風格的把控,和如同雕刻般對細節的執著,「蝶園」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仿佛重返民國風尚年代,像是走進了老電影中,以那個時代的美學重新塑造了日常,依照「電影皇后的會客廳」、「好萊塢之夢」等鮮活的主題,為古建筑的場景和物件賦予意義,這樣無論是在憑窗遠眺或者只是坐在桌邊享受下午茶,都自然地形成了專屬于「蝶園」的戲劇性魅力,讓人沉浸于這座洋房獨有的世界觀中,更帶來了一種獨特的「非常態感」和「高級感」。
墻壁刷上鮮艷的紅色。
和棕色的木質樓梯搭配在一起,懷舊復古不失張揚。
柔和的燈光從鏡子后透出,營造出一種歲月靜好的氛圍感。
而這種「高級感」,不僅是建筑和文化的魅力,更表達著深刻的生活感和存在感,以至于它在整個福州的城市體系和文脈傳承中顯得如此不同,獨樹一幟且過目不忘,深刻地吸引著每一個對這個城市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人。
這正是「蝶園」最核心的吸引力。
因此,比起任何一種居住的體驗,蝶園——或者說是整個煙臺山所呈現的是一種更加深刻、更加潛移默化的美學體驗,它確定無疑地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體現在每一處建筑的拐角,或者每一個不起眼的復古配飾里。
隱匿于古厝的幽靜舒適
若不是有意,想要在蝶園內找到空調存在的證明,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處于室內,享受舒適,而難以察覺出處,仿佛蝶園就是四季如春,仿佛舒適就是理所應當。
而墻面上剔透的控制面板,是證明東芝空調存在的最佳依據。

純白色的控制面板,與黑色的復古開關相呼應,簡約干凈,黑白配的組合也是蝶園美學的一部分。
綠葉成蔭,白墻紅瓦,東芝空調薄型室外機悄悄站在蝶園的側墻,與蝶園融為一體。
它正是東芝空調MiNi SMMS系列,整座蝶園均勻的室內溫度,安靜的穩定運行,安心的室內起居空間都由它守護。

在保障舒適的同時,MiNi SMMS設計更靈活、安裝更便利、空間更節約。當然,作為首批獲得康居認證的多聯機空調系統,MiNi SMMS還兼顧了低能耗,高效率的優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