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市場“國進外退”下的啟示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1中國中央空調行業草根調研報告》出爐,工程市場傳統機組離心機、風冷螺桿、水冷螺桿機組外資品牌依舊占據著榜單前列,民族品牌雖然進步顯著,但想要并駕齊驅仍需發展時日。然而在近期的合肥市場走訪過程中,卻有很多當地的工程大戶表示,安徽工程市場民族品牌幾乎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為什么民進外退形勢在安徽工程市場格外鮮明?安徽工程市場所取得的突破,又能給予民族品牌怎樣的啟示?
特殊安徽工程市場
安徽工程市場之所以特殊,經銷商普遍認為還是在于安徽市場的經濟基礎以及消費意識。根據最新公布的2021年度全國部分省市GDP匯總中顯示,安徽名列前十末尾,意味著安徽市場并不缺乏大型企業支撐省份的GDP發展。但與此同時,安徽又是典型的人口輸出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到各省份中游位置。這片市場既有一定的工程數量作為支撐,且并不缺乏大型中央空調項目,又存在消費能力不足,在意初投資的市場特征。
而這一市場特征也為民族品牌在安徽工程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利好,同冷量中央空調機組,民族品牌在價格方面擁有優勢,加上強大的品牌營銷能力,在安徽工程市場展現出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盡管同樣位于華東,但戰略上的布局意義,導致了外資品牌在安徽市場的基礎不如其他華東市場那般扎實。這也讓安徽工程市場成為了民族品牌在華東工程市場的一大突破口,樹立起大批的優質樣板項目,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民族品牌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正如2020年之前,全國最大的磁懸浮軌道交通項目,便是合肥地鐵5號線,而中標的就是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之一美的。

安徽工程市場的特征,被民族品牌充分運用,把握住了機遇,而工程政策的調整進一步推動了民進外退形勢。自從總包制度推出以來,進一步加強了安徽工程市場對初投資的掌控,而目前合肥市場總包制項目的占比越發提高,為外資品牌增添著煩惱。
而更嚴峻的是,安徽工程市場還被外部強敵所環視。相比于外資品牌,民族品牌各方面調貨政策更加靈活,渠道也更活躍,加之區域市場對民族品牌的接受度,跨區域工程大商的加碼加劇了民進外退趨勢。
民族品牌有何啟發
這種區別于全國大勢的工程市場格局,意味著民族品牌在中央空調產業最核心的華東區域,也有了一片可以平分秋色的“戰場”,也給予了民族品牌啟發。

首先,無論是民進外退的趨勢還是安徽工程市場的格局,都代表著民族品牌注重科技研發、產品創新的發展道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這也是致力于成為行業中流砥柱的民族品牌數十年來發力的方向。已經躋身中國中央空調市場民族品牌頭部代表,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檢驗測試等領域的投入與進步有目共睹,專利技術層出不窮,也屢屢斬獲國內及國際殊榮,產品架構不僅覆蓋傳統九大類產品,甚至于在特種空調等精細化產品領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其次,市場的深耕、渠道的穩固,必然會收獲成效。在采訪到的幾位民族品牌工程商中,幾乎年工程業務總額都是過億,也有經銷商已經邁過兩億門檻。合作年限長則20余年,短的也在10年之上。而且筆者還遇到一位專注于磁懸浮市場的工程商,其選擇的也都是擁有磁懸浮產品的民族品牌。無論是合作的規模、年限還是精細程度,都展現出經銷商與民族品牌在安徽工程市場的深厚底蘊。民族品牌能在安徽工程市場去的突破,離不開當地經銷商的鼎力支持。
最后,民族品牌的反應速度以及典型項目的樹立能力也值得稱道。正如合肥地鐵4號線、5號線,民族品牌以行業目前技術金字塔的磁懸浮機組中標全線,對于市場的標桿意義不言而喻。也正是依靠著一次次標桿項目的樹立,民族品牌在安徽工程市場的競爭力與日俱增,才能從本質上改變外強民弱的局面,相比之下,當地市場缺少品牌意識也只是催化劑。
- 下一篇: 3576戶!山東超過14個區域清潔取暖項目3月正式招標
- 上一篇: 大金VRV系統節能性提升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