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設備走進裝企,是流量與利潤的博弈?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雖然同為室內裝修的前端環節,但暖通空調行業卻遠不及裝飾裝修行業龐大的流量入口,就這份一手信息的價值來看,垂涎已久的廠商紛紛爭搶著與裝企之間的合作,來盡可能地補充自身信息獲取能力上的欠缺。近年來,家裝零售爭奪戰進階,廠商與裝企合作更加高頻,在這個掌握流量就是掌握零售敲門磚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廠商更是將與裝企的合作提升至了戰略的高度。
在房地產經濟并不景氣的2021年,裝企對于家裝零售市場的布局實現了肉眼可見的加速加深,更有頭部的裝企,已經將自身布局的觸手從現房市場伸向了未來的期房市場,以期待在實現自身增長的同時,同時能夠搶占到更多的市場份額。而這樣的先入為主,無疑為裝飾公司的流量價值實現了進一步加碼,在這份誘惑面前,暖通空調廠商的競相追逐,正是在競爭本就白熱化的零售市場中,一次努力搶占發展先機的嘗試。
來自裝企的這份誘惑看上去是甜蜜的。一方面,能夠與抓住流量入口的裝企達成合作,對于廠商在進一步滲透家裝零售市場的布局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特別是在當下整裝的潮流趨勢下,裝企對中央空調產品的裝修意見和引導,無疑會帶動銷量的增長,特別是裝企在終端用戶的鎖單成交的強大把握能力,戰略合作的背后能夠直接與銷量畫上等號。另一方面,與裝企的合作不僅僅是廠家行為,經銷商也同樣在做這件事。所以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裝企的入局對于廠家來說,無疑增加了一條渠道,而這條渠道的力量強大,甚至能夠進一步放大廠家的經營規模,這就足夠令人期待。
但是,裝企的這份誘惑又是有風險的。與裝企的合作,很大程度會走向用規模換利潤的局面,這對于現有渠道來說,很有可能成為打亂建立已久的零售價格體系的一種潛在威脅。所以,部分企業在針對裝企這一渠道推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這一風險的管控。再者,裝修市場利潤的持續縮水,裝企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可以釋放這份壓力的出口,中央空調產品就是其關注的途徑之一,特別是通過“裝修送全屋中央空調”的口號,盡可能的用套餐滿足消費者的關注點來爭取更多的合作的方式已經屢見不鮮,但是這樣的做法背后,如何確保中央空調產品的設計、安裝和服務工作保質保量的有效落地,這也成為了不得不去重點關注的問題。
再從裝企的角度來說,在資源整合的道路上,他們對于暖通空調行業的關注也不是一朝一夕,受限于專業技術能力上的欠缺,裝企對于這一市場的涉足還尚淺,即便近兩年有不少裝企成立了自身的暖通部門,但是在專業性的對比上,暖通空調經銷商更具有競爭力,所以更多時候裝企的合作,還是要依賴經銷商的服務進行支撐。如今,在裝企入局這一大勢所驅下,市場的洗牌加速無疑是率先出現的局面,而未來裝企能否成為廠家在除了傳統渠道外的有一條有力的發展之路,帶動整個暖通空調行業朝著新一個階段發展和成長,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