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加:榮譽背后的意義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雖然做自己的事并不一定需要他人的認可,但如果自己做認為對的事情時,還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自己也會更有動力。簡單的話語折射出他人認可與動力之間的聯系,而實際上話語中的道理也在各行各業上演,在暖通空調行業也不例外。當前,暖通空調行業都在順應著政策以及市場的走勢而不懈努力,而每每收獲榮譽,都在為企業注入動力,激勵著企業在相關領域越做越好。
4月15日,保爾森基金會和清華大學共同宣布啟動2022年“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簡稱“保爾森獎”)的申報工作。天加董事長蔣立作為2021“保爾森獎”獲獎企業嘉賓受邀參與線上媒體啟動會,并就綠色低碳話題與媒體進行交流。作為唯一獲得“保爾森獎”榮譽的中央空調企業領導人,蔣立在交流中表示:“感謝保爾森先生和保爾森基金會設立綠色可持續發展獎,榮譽的重大意義在于全球綠色發展是所有國家和企業唯一要選擇的路徑。”保爾森基金會創始人兼主席亨利•保爾森也表示,“通過表彰這些來自中國的最具創新性和變革性的綠色解決方案,‘保爾森獎’不斷激勵和引領全球可持續實踐,助力重構一個更可持續、更具韌性的地球。”

在蔣立看來,天加獲得2021年度“保爾森獎”榮譽,重點不是技術上有多么偉大,而是在于天加所做的,是機房優化的通用技術,可以得到廣泛應用。2021年,天加“建筑制冷系統綜合能效提升與投資創新模式”榮獲“綠色創新”類別的“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該模式已復制應用到廣州地鐵、寧波地鐵等多個地鐵車站,每年可減少18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提高能效方面,天加團隊耗費5-6年的時間,把能效做到中國標準的5.5,美國標準的5.0,從中國的實際狀況,以“三方共建的公信力平臺”為核心優勢,通過機房優化、主動尋優技術的電控的深度算法的方案,將中國制冷機房SCOP3.5-3.6的現狀,提升至SCOP6.5-7.0。切實提供了真實可信的、可以全國乃至全球推廣的建筑節能模式,不僅僅是節能效率上的提升,更解決了經濟投資的問題。全社會的能耗三分之一左右來自于建筑,建筑能耗的40-50%又是來自于暖通,而這也體現出可以廣泛應用的節能技術的價值。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蔣立認為天加獲獎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節能要看得見。天加希望打造三方公信力的體系,也就是說業主、設備提供方、國家權威機構不可間斷的不可篡改的數據,真正做到節能。“我認為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那么企業就是要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做到看的見的節能,社會自然就朝著雙碳的方向走下去。”蔣立總結道。
蔣立指出,雙碳目標下,天加最大的轉型是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塑造,從研發、到供應鏈、到制造、到成品的碳足跡研究,都要遵循政策和市場發展的軌跡,才能樹立起公司發展力。其次是真正給社會帶來的節能,實際上指的是從產品到系統的碳使用成本,只有節約碳使用成本做到位,才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相關的企業在轉型中,都會面臨雙碳指引,如何讓碳足跡做到最有效,如何讓碳使用成本如何做到最低。
- 下一篇: 倒計時6天,美的MDV8即將海外發布
- 上一篇: 日立中央空調:“交互”的超級場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