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沐歌空氣能硬核助力 我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起航奔赴南極
發表于: 來自:四季沐歌集團
10月26日上午,“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從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起航,正式開啟我國第39次南極考察之行。

本次南極科學考察將由 “雪龍”號、“雪龍 2”號共同執行,由四季沐歌提供的空氣能超低溫變頻機,也在今日正式隨“雪龍2號”出征極地。

四季沐歌空氣能溫暖護航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 出征南極
聚焦“綠色危機”
直面極地科考生存條件“燃眉之急”
作為世界上少數能在極地獨立開展考察并建立科考站的國家,我國自1984年首次踏足南極起,用三十多年時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極地立體監測體系,科學探測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拓展。本次科考行動將重點圍繞南大洋重點海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與反饋等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大氣成分、水體環境、沉積環境、生態系統等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工作;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侖站沿線進行冰雪環境監測、天文觀測。同時,本次南極科考任務還有另一項重要使命,那就是對南極中山站、長城站進行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而在眾多補給物資中,首次伴隨出征極地的四季沐歌空氣能設備可謂格外引人注目。



眾所周知,南極大陸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不僅海拔高、空氣稀薄,且氣溫極低、暴風雪肆虐。南極科考隊在極地的工作、生活極其艱苦,過去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靠“雪龍號”等科考船進行運送,不可能保存很長時間,必須本著“精打細算”的原則進行調配,在初期蔬菜比較充裕的時候還能保證供給,但隨著綠葉菜等不耐儲存的新鮮菜蔬的快速消耗與折損,后期就只能依靠蘿卜、冬瓜、南瓜、紅薯、土豆等耐儲藏的品種度日。
實力“保駕護航”
四季沐歌空氣能變革極地生存方式
也正是有鑒于此,從今天正式展開的我國第39次南極考察行動開始,四季沐歌空氣能超低溫變頻機組將擔負起為長城站后勤保障工作“保駕護航”的重任,為長城站溫室玻璃房提供四季沐歌空氣能蔬菜大棚采暖系統,憑借其ETS系統平臺搭載的1Hz全直流變頻技術、氣液雙噴技術EVLI、三閥聯控技術TVL、固變耦合倍流化霜技術SVCDFD等核心技術,滿足南極長城站在極低溫下的使用場景,克服0度角的暴風雪、含鹽量高、濕度大等自然惡劣條件,保證無土栽培的西紅柿、黃瓜等綠色蔬菜能夠在15℃~26℃下茁壯成長。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考察保障部主任 陳楠、考察站站長 趙勇、雪龍2號考察船船長 肖志明
四季沐歌集團 總裁 李駿、技術中心總監 張立峰、品牌總監 李文平、品牌部負責人劉光超
一行參觀雪龍號
對此,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昆侖站首任站長李院生、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考察站高級工程師王哲超等我國極地科考領域專家都表示了高度肯定。指出,這將是清潔能源技術服務極地科考工作的一次全新嘗試,無論是從科考隊員生存條件改善考量,還是從極地環境保護方面考量,都將起到非常顯著的推進作用。

跟隨“雪龍2號”出征,為南極科考“保駕護航”。透過本次遠征極地,四季沐歌源于強大研發與生產實力的產品高適應性特性得以充分展示,四季沐歌空氣能將與中國南北極科考事業繼續加深合作,為考察隊員在極地的科研、工作、生活進一步“保駕護航”,同時以更多“極地品質”科技成果解決更多不同場景、不同環境的供暖與熱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