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基地投產彰顯“美的速度”背后,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業務的價值錨點
發表于: 來自:德林社
一個高景氣度行業總是帶給人“時不我待”的感覺,新能源汽車行業便是如此,其產銷兩旺的態勢促使行業中的企業奮發向前。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預計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完成670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90.3%。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這場行業“盛宴”,不僅整車廠商加速承接,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積極進取,并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據光大證券統計,2022年下半年在汽車銷量業績驅動下,汽車零部件板塊持續跑贏A股市場,“且表現相對優于整車板塊”。
這之中,作為美的工業技術旗下新能源車業務載體,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業務也跑出了業界矚目的“加速度”。
最新消息是,2023年1月6日,美的新能源板塊的威靈汽車部件安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新基地(以下簡稱“威靈安慶基地”)一期正式投產。這是美的集團有史以來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之一,總投資約110億元,實現了一年內簽約、開工、投產,再一次彰顯了使命必達的“美的速度”。

不只是新基地建設,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業務還在2022年迅速推出全球首款800V碳化硅(SiC)12,000rpm高轉速電動壓縮機、基于800V平臺的以CO?作為冷媒的新型電動壓縮機等標桿產品,銷售額也保持高增長。據悉,2021年,美的威靈銷售額為千萬元級,2022年也展開了頗有質量的交付,銷售額最終可能達到數億元,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公司總經理陳金濤博士透露,2023年目標“將是兩位數”。
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業務何以釋放強勁動能,表現如此耀眼?原因有很多,比如美的集團的共性技術、聚力協同發展,比如美的威靈汽車部件自身的進取,而這些因素都有一個共同的底層邏輯,即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業務致力于成為汽車核心零部件頭部供應商,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前進、高質量發展充分賦能。
換句話說,在美的集團的支持下,科技領先、多方共贏,乃是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業務的價值錨點,也是其能源源不斷輸出發展動能的秘訣所在。
在這樣的價值錨點中,多方共贏是商業史一再彰示的一家企業的核心價值,美的威靈正由此構建一個地方經濟、產業集群、企業發展的共進樣本,對各方都將產生深遠而積極的正向影響。
威靈安慶基地投產,地方、美的、產業集群美美與共
行業高景氣度帶來的“時不我待”的感覺,從項目簽約就已經開始。要知道,自從威靈安慶基地2022年2月簽約,該項目即提出了“一年內投產”的目標。
在這一目標下,美的集團派駐了一整批團隊堅守在項目上,加上安慶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施工單位的全力奮戰,克服了高溫、疫情等各種不利因素,使命必達的“美的速度”再一次照進現實。
接受采訪時,陳金濤博士特別提到,戰略新基地選址安慶,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服務和合理的用工環境等都是美的威靈考慮的因素。反過來說,“一年內投產”目標的達成,這些因素至為關鍵。
值得說明的是,威靈安慶基地實現“一年內投產”,不只是為了加速投產,更是美的工業技術強大的制造能力的又一次落地。
據了解,此次投產的產線具有柔性生產、可追溯、自動化程度高等諸多亮點。具體而言,該產線既能夠在生產全流程中實現多個產品的敏捷快速換型,效率更高,還可以基于二維碼對裝配過程工藝參數進行精確追溯,更以高達93%的自動化生產比例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保證。
如此彪悍的產線,顯然有助于落實美的威靈現階段的重要任務,即產能擴張。隨著威靈安慶基地一期投產,預計將在2月下旬完成產能爬坡,此后朝著每年100萬臺電動壓縮機、120萬臺EPS轉向電機、20萬臺驅動電機的目標邁進。
在此前的采訪中,陳金濤透露,威靈安慶基地今年“還會進新的產線”。預計威靈安慶基地全面建成后,可實現6000萬臺套的年產能,年產值可達400億元。

威靈安慶基地加速進擊,打造“安慶+合肥”雙生產基地,將進一步提升威靈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品產能和交付穩定性,用美的集團副總裁兼工業技術事業群總裁伏擁軍的話來說,不僅以規模為目標,而是形成規?;闹圃炷芰?、高度的產能履約能力以及低成本的制造。這不僅有利于美的新能源板塊的縱深發展,還將幫助整車廠商更有力地承接新能源汽車市場,且和安慶市汽車產業集群“同頻共振”,積累更多更強勁的勢能。
對于后者,已經有產業現實“背書”。近年來,安慶市聚力打造汽車產業集群,威靈安慶基地所在的安慶經開區引進了一系列整車制造企業,匯聚了百余家汽車產業鏈企業,還培育出諸多科創型企業,“初步形成整車與零部件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根據《安慶市汽車千億產業引導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到2025年,安慶經開區整車產量將突破60萬輛,集聚200家以上汽車零部件重點企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本地配套率超50%,形成千億汽車產業集群。
從產業集群的角度看,威靈安慶基地一期建成投產及后續產線的鋪開,有助于產業帶的穩固和高質量發展,為上述千億汽車產業集群和安慶地方經濟加碼,切切實實構建一個地方經濟、產業集群、企業發展的共進樣本。
共進,意味著共享、共贏。也就是說,威靈安慶基地投產,更像是安慶汽車產業集群的動能提升,是地方、美的、產業集群的美美與共,也是賦能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場美的式共贏。
誠如在投產儀式上伏擁軍所言:“從前沿技術開發到2018年威靈汽車部件公司成立、從布局‘三大領域’產品到安慶基地投產,美的工業技術一步一個腳印,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為助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作出貢獻。”
從穩鏈、強鏈到夯實價值鏈,美的為整個行業賦能
威靈安慶基地一期投產,將為新能源汽車客戶提供技術領先、性能穩定的產品,達到“穩鏈、強鏈”的效果。
但要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無疑需要做得更多。接受媒體采訪時,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副總裁兼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徐成茂表示,盡管已經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汽車產業鏈仍面臨種種問題,特別是部分核心組件,這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在徐成茂看來,今后,加大核心技術攻關、打造自主可控供應鏈將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的首要工作。
現實確實如此,在產銷兩旺的發展態勢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繼續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穩鏈、強鏈”,更需要長期深耕技術,通過科技領先來重塑、夯實價值鏈,這正是行業需要做的“難而正確”的事情。
在這方面,美的新能源板塊的美的威靈擁有超10年的技術積累。目前,美的威靈在上海、安徽合肥、廣東順德、日本大阪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布局了研發中心與合作機構,組建了一支430人的“技術天團”,包括280人的基礎技術研發團隊和150人的汽車部件研發團隊,合力持續提升中國新能源車企核心零部件技術能力。
在此過程中,美的集團投身基礎性研究,加大基礎及應用研究,亦為美的威靈帶來了大量共性技術。公開資料顯示,從2011年啟動研發汽車零部件開始,美的工業技術已經積累5500多項機電共性專利技術,這為美的威靈實現科技領先,進而重塑、夯實價值鏈打下堅實基礎。
以威靈安慶基地此次下線的首臺電動壓縮機為例,該產品具有高轉速、低噪音、低功耗等特性,主要配套理想、小鵬、蔚來等市場主流電動車企業。
針對充電慢、續航短等行業“痛點”,美的威靈汽車部件率先推出行業標桿產品——全球首款800V碳化硅(SiC)12,000rpm高轉速電動壓縮機。有了這款壓縮機,不僅能滿足“超快充”的需求,還擁有超靜音、超經濟、舒適性等性能。

美的威靈汽車部件還推出一款使用CO?環保冷媒的800V電動壓縮機,能解決行業低溫制熱、車內多場景制冷制熱的協調問題,助力應對“電動爹”難題,而800V扁線油冷驅動電機,用“小而強”的方式,滿足高端豪華型新能源汽車客戶對驅動能力和續航能力的高要求,同樣具有行業突破意義。
這些開創性產品的布局,使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在800V超快充時代的引領地位不言自明。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將更強勢地發揮引領作用,為整個行業充分賦能。
而且,不只是新能源車核心部件,也不只是從部件到組件再到系統級解決方案的布局,美的新能源正組建起強大的新能源產業“矩陣”。
據悉,美的新能源版圖涵蓋美的工業技術旗下的威靈汽車部件、合康新能、科陸電子,美的樓宇科技iBUILDING數字化平臺自研打造了綜合能源數字化管理體系,美云智數SCADA能源管理平臺等。從發電到用電、從儲能到節能,從家庭、園區到城市,美的新能源在能源綜合管理領域的布局已經從點到面,連木成林,蔚然壯觀。
從這一全局視角看,威靈安慶基地一期投產,助力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可謂美的新能源的最新“戰果”。在科技領先、多方共贏的價值錨點中,美的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將在包括新能源車核心部件在內的更多領域,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想象空間。
- 下一篇: 后疫情時代,四川新興格力經銷模式的變與不變
- 上一篇: 海爾中央空調酒店場景年度甄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