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2制冷劑產能過剩,將步入新發展周期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目前,多數HFCs制冷劑面臨產能過剩的嚴峻考驗,其中尤以R32制冷劑的狀況最為慘烈。“虧本銷售贏得銷量”是R32制冷劑企業在配額爭奪戰中使用的共同招數。進入2023年,R32制冷劑的配額爭奪戰結束,同時生產和消費即將被凍結,下一階段如何發展?值得業界關注。
市場份額繼續提升,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
以低價優勢在家用空調行業快速擴張幾年后,如今的R32制冷劑在家用空調制冷劑中穩坐頭把交椅。不過,業界對于R32空調的市場占比統計略有不同。
產業在線氟化工分析師王明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家用空調市場,R22機型的市場占比已經不足1%,R410A機型的占比下滑為10%~20%,R32機型的占比在80%~90%之間。他表示,2021年,這些數值分別對應的是不到4%、35%和60%左右。R32機型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占比,是因為格力、美的、海爾等主流空調廠家都完成了R32制冷劑的切換。與此同時,出口機型中,R32空調的占比也在顯著提升。
中化藍天市場研究中心總助龔文俊認為,2022年,R22機型、R32機型和R410A機型在家用空調市場的占比分別約為2%、65%、30%以上。他分析稱:“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空調大廠大部分生產線已經完成了R32制冷劑的切換,沒有切換的基本都是小廠。”
從供應格局來看,根據百川盈孚數據,截至2022年9月,中國R32的年產能為50.2萬噸,產能呈梯隊分布,第一梯隊為,年產能達13萬噸,占比達25.9%;第二梯隊為年產能超過4萬噸的企業,包括、、、梅蘭化工,產能占比分別為12.0%、8.4%、8.0%、8.0%;第三梯隊為年產能4萬噸以下的企業。
與每年超過50萬噸的強大產能規模相比,2022年R32的實際產量卻令人擔憂。根據的數據,2021年R32的產量為24.4萬噸,產能利用率接近50%;2022年,下游需求量進一步萎縮,據此推算,R32制冷劑的產能利用率更是無法達到50%。梅蘭化工有關負責人的判斷則稍微樂觀一些,他認為R32制冷劑的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
“不到50%”也好, “60%”也罷,R32制冷劑嚴重的產能過剩在業界已是不爭的事實。
分析造成R32制冷劑產能過剩的原因,“配額之爭”是最直接的“導火索”。
2016年10月15日,基加利修正案在盧旺達基加利通過,將氫氟碳化物(HFCs)納入《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管控范圍。2022年9月15日,基加利修正案正式對中國生效。根據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以中國為代表的A5國家,應在2024年對HFCs物質的生產和消費進行凍結,2029年削減10%,2035年削減30%,2040年削減50%,2045年削減80%。
為了達成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中國政府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R32等HFCs制冷劑的削減。2021年9月29日,《中國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清單》被重新修訂,增加了18種HFC物質。2021年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宣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中國正式開始對HFCs物質進出口貿易實行進出口許可證制度。從事HFCs物質進出口業務的企業,應按照規定提出申請,經國家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批準后,向商務部或受商務部委托的發證機構申領進出口許可證,憑進出口許可證辦理通關手續。2021年11月9日,生態環境部公布《關于深化生態環境領域依法行政 持續強化依法治污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指出,要積極推動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規修訂,要依法推動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和HFCs物質削減,同時要推動將涉消耗臭氧層物質等違法行為納入刑事責任追究范圍。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部門發布《關于嚴格控制第一批氫氟碳化物化工生產建設項目的通知》,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各地不得新建、擴建附件所列用作制冷劑、發泡劑等受控用途的HFCs化工生產設施(不含副產設施),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已通過審批的除外。已建成的附件所列HFCs化工生產設施,需要進行改建或異址建設的,不得增加原有HFCs生產能力或新增附件所列HFCs產品種類。通知中所列的5種HFCs物質中,R32赫然在列。
簡單來說,HFCs制冷劑將從2024年開始凍結,之后開啟削減。進入削減周期后,各國相關部門將按照2020~2022年各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分配生產和銷售配額。這正是前幾年企業瘋狂擴張R32制冷劑產能的原因,企業都想卡在時間節點之前拿到更多的生產和銷售配額。
進入2023年,配額之戰結束,R32制冷劑企業必須告別之前的非理性競爭模式,回歸商品經濟的本質——獲得利潤,價格上升在所難免。
根據制冷快報的數據,2023年開年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R32制冷劑的價格已經從13000元/噸,上漲到14000元/噸。而且,對于R32制冷劑的后市,業界依舊看漲。
- 下一篇: 沙塵暴、回南天?看麥克維爾輕松拿捏!
- 上一篇: 江森自控2023亞洲供方合作伙伴年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