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能源戰略共舞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5月11日,美的樓宇科技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共同“碳”尋城市熱生活,打造全場景綠色供熱解決方案,方案覆蓋場景包括樓盤配套、戶式供熱、小區及村莊供熱、區域能源站、農林牧漁、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等,推動供熱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的發展。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當下,能源結構的轉型一定是主戰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教授也明確的指出,供熱電氣化一定是解決能源發展矛盾的主要路徑。高效、低碳、經濟,將主導這場能源戰略快速轉型的時間進程。

更高效:硬件提升能源效率轉化
在這場能源結構的轉變中,熱泵系統將大有所為,所有用熱的場景都值得用熱泵思維去重新構建。那么誰能夠擁有適應多場景的熱泵系統,滿足用戶的需求,誰就將在未來主導這個市場。

美的樓宇科技在熱泵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產研經驗,擁有完善的研發生產設施和成熟的項目經驗。面對風起云涌的熱泵市場,美的會積極順應“清潔、舒適、創新、多元”的市場趨勢及暖通技術發展路線,加強磁懸浮熱泵、離心熱泵、螺桿熱泵、渦旋熱泵等產品在不同領域的推廣應用,結合市場特點和行業客戶需求進行針對性的產品和技術研發。以豐富、完善、成熟、高效的熱泵產品矩陣,在工農生產,軌交基建、國內國外之間,打造碳中和園區、零碳車間、零碳產線等一系列低碳實踐項目,以高質量、高科技、高品質立足市場,也為“雙碳”目標加速實現貢獻美的力量。

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公司研發總監駱名文表示,美的樓宇科技能夠為客戶提供的產品陣列就包含離心熱泵、磁懸浮熱泵、螺桿熱泵、渦旋熱泵等,覆蓋不同制熱量和能力段、多種熱源利用形式的熱泵產品,形成了全場景解決方案的護城河。自該理念提出以來,美的供熱解決方案持續成長,在不少領域落地。2022年美的在中國中央空調出口總額中占比為29%,位列第一,其中僅空氣源熱泵產品的出口就同比增長超過160%。
更低碳:場景需求轉化的無限可能
毋庸置疑,自2016年席卷北方的煤改電推廣以來,讓熱泵兩個字深入人心,并且在低碳、環境這兩方面看到了熱泵的價值。如何在現有的能源形式下做到更低碳,毫無疑問市場一定是從產品需求轉變為系統運維需求。

解決方案的創新,根本要考慮幫助場景解決怎樣的問題。以工業為例,其碳排放占據全社會總量的近60%,同時具有較高的能源成本敏感性,因此要從降本增效出發,通過合理的系統匹配,采用高溫螺桿熱泵、空氣源熱泵與節能控制系統的組合,同時可融合余熱回收系統。此外,針對工業場景有著較為復雜的運營管理,方案可結合美的自身研發的CPC智能控制系統,針對不同的溫度條件,可單獨或與低溫空氣源熱泵耦合運行,極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與工業截然不同的是,農牧漁場景碳排放尚未被列入重點監管行業,但多樣化的水質環境,對設備可靠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美的采用水側套管換熱器,集中排水、輪換化霜等措施,讓設備更加耐壓耐腐。例如,美的為農業場景打造的單熱烈焰系列實現了供暖/制熱水一機兩用,低溫耦合/高溫直供多種模式,在南北方均有較強的適應性。
此外,學校、度假村、醫院、洗浴中心等場景,不僅隨時有大量熱水需求,更對產品潔凈度、適應性有著極高的需求。美的直熱循環系列熱泵,實現增壓&循環泵二合一,不僅兼容南、北方氣溫條件,更具有多段定時定溫功能集中用水和隨時用水場景,滿足了大用水量、潔凈用水的需求。
即便是無熱力管網覆蓋、輸配管徑小、末端多元化的分布式集中供熱等特殊場景,美的也有相應對策。美的采取烈焰進行分布式集中供熱+智能管理APP+多元末端相集成的形式實現精準溫控。同時,可實現空氣源烈焰與高溫螺桿或高溫離心熱泵耦合供熱,解決長距離輸送和高溫熱水需求難題。即便是在諸如礦井等特殊環境,美的熱泵依舊有著發揮的空間,美的空氣源烈焰+空調箱組合方案,同時實現乏氣回收熱量,防爆的同時,保證設備高效節能。
城市供熱系統的變革將帶來巨大的減碳空間,而眼下,正是走向更廣闊城市空間的最好時機。
更經濟:多能源運用的組合拳
技術能力不再成為企業與行業的發展阻力,美的樓宇科技也在不斷拓寬自己固有的優勢領域。2021年,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成立,并發布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基于iBUILDING打造的數字化底層能力,美的全系列熱泵產品不僅能實現多個城市配套場景的深度定制,還能實時監控能源、溫度數據,設備行為,供暖需求曲線,為用戶降本增效。同時,智能識別系統情況,防止凍管、堵管、缺水、干燒等問題的發生。

與供熱全場景解決方案同時發布的,還有全場景光儲熱柔解決方案。發布會上,美的樓宇科技數字化業務架構中心負責人王坐中表示,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已孵化出多個樓宇減碳方式,其中即包括光儲熱柔。以iBUILDING數字化平臺為底座,從建筑出發,重新定義著建筑樓宇的未來能力,通過暖通空調的建筑負荷感知與預測技術,系統可以精準進行預冷預熱控制,提高使用舒適度,同時實現光伏-儲能-熱泵/空調等用能設施耦合控制。
光伏、熱泵、儲能不是簡單的產品組合,而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1+1+1>3的解決方案。如果說“柔性控制”是這套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力,那對于終端用戶,它又能帶來怎樣的價值?對此,美的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增加綠電的消納,達到整體綠色低碳。柔性智能的方案能夠更好地發揮算法能力,可以根據當地電價情況及用戶用電曲線智能生成能源控制策略,光儲熱柔系統可以智能生成控制策略,利用峰谷電價、峰平電價,獲取最大電價收益,光儲的最優配置又使得光伏綠電100%自發自用,整體達到高效綠色低碳。
二是實現綠色低碳的運維。以服務區充電站場景為例,隨著光儲充系統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高速服務區,柔性算法會結合電價情況、服務站用電曲線、新能源汽車充電數量,智能生成能源控制策略,實現服務站動態削峰增容,實現服務站綠色低碳運維。
三是降低終端業主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維效率。整套方案可根據現場勘測、實際用電負荷、用電需求、空調熱水需求、電價政策等內容,然后定制整套的光儲熱柔解決方案。在空調系統上,能夠提供設備級、系統級的方案,能效較常規系統提高20%以上,為物業人員簡化運維、方便管理;為消費者,我們提供舒適健康的購物體驗,同時,降低城市商業綜合體、辦公樓的運營成本。
在上述場景的基礎上,基于iBUILDING的柔性控制,也在由此及彼,由近及遠,走向了虛擬電廠,走向更多的領域,實時負荷全面在線監測,及時進行需求響應,助推國家用電側改革。
在王坐中看來,眼下,光儲熱柔的推廣,已經擁有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我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下,電、水、氣、熱(冷)等不同品類由分散管理轉向相對集中的統一的管理已是重要趨勢,未來,建筑能源生產、消費的邊界逐漸模糊,新的建筑能源系統重新定義著建筑的減碳方式。
回顧以往,由產品到全場景解決方案,美的在供熱產業近幾年的足跡,佐證了美的產業藍圖的構建路線圖。可以肯定的是,為用戶帶來高效、低碳、經濟的舒適空間,美的的探索不會止步,也將重新定義建筑簡單的新方式。
- 下一篇: 實力出道,新科攜全系列產品搶占市場新高地
- 上一篇: 云貴首家開利微氣候體驗中心盛大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