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溫控市場的增幅,難道只有兩位數?
發表于: 來自:中研網
雙碳目標推出至今,歷經全國范圍限電、停電、高用電浪潮后,多能源配儲的戰略意義已不言而喻。隨著清潔能源占比逐步提升,儲能在電力系統的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化學儲能由于能量密度大、應用靈活、響應快速等優勢,滲透率快速提升。電池作為電化學儲能的核心部件,具有較大的熱失控風險,從安全角度看,儲能熱管理極具重要性。

儲能集裝箱空調適用于能源、電力、通信、實驗研究、植物培植和新零售等對工廠預制模塊化有需求的各行各業,儲能集裝箱空調就是用在儲能系統上用來給電器設備除濕降溫的,當儲能集裝箱與風、光電站高壓側并聯時,儲能單元將根據電網指令和電站運行狀態信號,控制儲能系統充放電,這樣就可以平穩輸電,有效解決“棄光棄風”問題,以此降低工廠用電成本,提高收益。
近年來伴隨傳統工業溫控、儲能溫控、新能源車熱管理、IDC機房溫控等下游市場穩步增長,帶動溫控行業需求保持較快增長;技術路徑上,未來我國溫控設備存量或將繼續以風冷為主,但液冷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目前,溫控設備在新能源發電領域,主要應用于風力發電機組的變流器、發電機、光伏發電逆變器等新能源發電核心設備的冷卻。其中風電機組的熱管理是風電機組長期穩定可靠運行的重要保障,目前風冷和液冷技術作為常用的熱管理方法,在現有風電機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2021年起全球儲能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根據BNEF統計,2021年全球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為20.2GWh,較2020年實現翻倍以上增長,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計電化學儲能裝機容量約為56GWh。
02、儲能空調行業前景
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
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儲能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二是支撐產業技術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三是新型儲能特性與傳統的儲能技術可優勢互補,使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有更多選擇;四是技術突破和經濟性提高,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進一步創造了有利條件;五是地方政府和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建設新型儲能積極性高漲,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

目前,儲能主要應用在三個領域:在發電側,儲能可參與到可再生能源并網、電力調峰、系統調頻與輔助動態運行等場景。在電網側,儲能可起到支撐電力保供、提升系統調節能力以及支撐新能源高比例外送等作用。在用戶側,儲能可用于提高電力自發自用水平、進行峰谷價差套利、容量電費管理以及提高電能質量等。
儲能系統能夠保證電力穩定平滑輸出,在輸配電環節,儲能系統能起到調峰和提高電網性能的作用。在電網環節設置合適規模的儲能站,可以增強電網的抗沖擊能力,提高調解幅度,更好地實現供需平衡,有效緩解冬夏兩季用電高峰帶來的供電壓力。
儲能空調行業的參與者根據技術路線來源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即風冷技術,大部分是以前空調相關的公司,包括精密溫控、汽車空調熱管理;第二類即液冷技術的公司,之前的業務是工業冷卻相關。新能源公司能夠憑借儲能電池與熱管理系統的一體化設計獲得更好的性能,并憑借電池的市場占有率穩定熱管理系統市場。另一方面,溫控設備公司有更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規模優勢,可能在成本和行業標準上取得優勢。
近年來,國家、地方各層面出臺了眾多對儲能產業影響深遠的相關政策,整體來看對儲能行業利好,為儲能行業未來規范化發展制定明確目標,在政策利好的同時也將帶動國家儲能設備突破創新。
據BNEF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將投資2620億美元部署345GW/999GWh的儲能系統,下游需求旺盛,帶動溫控需求高增長。2021年全球儲能溫控市場空間不足10億元,預計到2027年市場空間超155億元。
- 下一篇: 8月空調總銷量同比基本持平 出口表現亮眼
- 上一篇: 麥克維爾: 把握新能源,聚焦“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