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辦學120周年院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3年10月2日,秋風送爽、丹桂飄香,雙節共至、舉國同慶之際,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迎來新式辦學120周年紀念,學院120周年院慶大會在南校區大禮堂舉行。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長沙市湘江兩岸和紐約時代廣場分別打出巨幅夜景墻畫和大屏海報,祝湖大土木學院120周年院慶生日快樂,桃李滿天揚四海,碩果累累創輝煌,祝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1903年
湖南省垣實業學堂始設路科(土木預科)。
★1926年
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湖南商業專門學校合并成立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正式得名。
★1953年
全國院系調整,湖南大學等7所高校的土建、道路、鐵建專業合并,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學院,設營造建筑、鐵道建筑、汽車干路與城市道路、橋梁與隧道等4系。
★1958年
中南土木建筑學院更名為湖南工學院,恢復土木工程系。同年供熱、供煤氣、通風與空調專業成立,開始招收第一屆學生,為全國暖通老八校之一。
★1982年
供熱、供煤氣、通風與空調專業調整出土木系,與新成立的環境工程專業組建環工系。
★1999年
土木工程系撤系建院,土木工程學院成立,設置建筑工程系、道路與橋梁工程系、水工程與科學系、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系等4系。供熱、供煤氣、通風與空調專業于1998年改名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1999年再次調整到土木工程學院。
★2006年
四系發展為八系,分別是建筑工程系、橋梁工程系、道路與交通工程系、巖土與地下工程系、建造與管理工程系、防災與安全工程系、水工程與科學系、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系。
★2007年
建筑安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獲批成立。
★2010年以來
2012年:成立工程應用力學研究中心。同年,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和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專業合并成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2017年:成立建筑材料研究中心。
2022年:開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低碳建筑實驗班。
2023年:在原工程應用力學研究中心基礎上組建成立智能建造系。
歷史沿革


土木系1926級同學合影(背景可能是岳麓書院正門東南側風雩亭,書院院門可能當時已經損毀或者被樹木遮蔽,合影位置可能是現大禮堂大門側面,當時大禮堂尚未建設)。

合影位置為大禮堂南側

1963年8月,第一屆暖通學生畢業合影于大禮堂(照片由湖南大學暖通專業第一屆畢業生利光裕老師提供。湖大暖通第一屆本科生1958年入學,當時的學制為5年,合影位置為大禮堂正門側角)。

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屆本科畢業生,合影地點可能是化工樓南側
土木工程學院120周年慶典大會于上午10:00許在全場與會領導嘉賓隆重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湖南大學校長段獻忠、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秘書長李明安先后致辭,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鄧露做學科發展報告,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周穎代表兄弟院校發言,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克儉、周福霖代表往屆校友發言,深圳市湖南大學校友會會長李志平代表各地校友會發言。
在“從教五十年”榮譽教師表彰儀式中,暖通專業的婁長彧老師、趙聚英老師等九位在長沙的老師,代表辛勤耕耘半個世紀的前輩登臺接受全球土木學子的敬禮和祝福。

之后還舉行了《湖大土木百廿年育人記》發布儀式、“百廿土木同心磚”捐贈基金啟動儀式和橋梁工程安全與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在全場奏唱湖南大學校歌后,在“楚才蔚起、奮志安壤,振我民族、揚我國光”的繞梁余音中,全體參會人員在大禮堂正門外合影,慶典大會順利結束。

合影位置為大禮堂正門
10月2日下午,土木院組織了1977級校友周緒紅院士專題報告和“新時代土木工程學科創新與發展”論壇。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組織了參加院慶活動的部分校友代表座談會,北京工業大學陳超教授、大連理工大學陳濱教授、同濟大學譚洪衛教授、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顧問總工李著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漢青教授、湖南省建筑設計院專業總工袁建新、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專業總工陳祖銘、華中科技大學徐新華教授、中湘海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振來、鐵四院湖南分院院長趙建偉、美的樓宇科技黃亞波等校友出席,暖通教研室龔光彩教授主持座談會。

參加暖通專業座談會的校友代表與教研室老師在大禮堂合影
座談會上,龔教授回顧了湖大暖通教研室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介紹了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績,感謝全球校友對湖大暖通的支持,龔教授特別提到了《湖大暖通史話》一書的出版得到了陳祖銘總工以及白貴平、何慧玲、陳剛、林飛積等廣東校友的鼎力襄助。在學科建設方面,湖大暖通是國家首批一流專業,不久前順利通過了6年期的專業評估認證工作,低碳建筑實驗班建設順利,目前擁用12位在崗正教授,師資力量陣容豪華且梯隊完善,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實驗室設施齊全、設備先進。與會校友也向學校老師匯報了各自情況,介紹了當地校友以及行業發展動態,表達了對母校和恩師的感激之情和愿意為湖大暖通的發展盡心竭力的拳拳之意。

參加暖通專業座談會的校友代表與教研室老師在土木院合影

座談會結束后,與會校友一起參觀了暖通專業的實驗室,除了教學實驗設備之外,還有很多研究型實驗和檢測試驗臺。各位校友都驚嘆于實驗室建設的進步和設備設施的完善,大家都對在校學弟學妹羨慕不已,擁有全球頂級的專業老師、優異的研學環境和先進的實驗平臺。大家一致認為,湖大暖通在雙碳戰略新時代,一定能夠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正是:
百廿土木砼心鑄就輝煌歲月;
六五暖通?誠續寫璀璨春秋。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土木工程學院努力踐行“培養未來精英、服務國家社會、勇于發明創新、學問世界水平”的辦學理念,積淀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為國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土木類專門人才。
教師隊伍中有院士、杰青、優青等國家級和省級高層次人才40余人,占專任教師比例30%。培養了以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6名設計、監理大師為代表的4萬名土木英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工程、教育、科研等行業以及黨、政、軍的領航者、開拓者、創業者,展現著湖大土木學子的風采。

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6位設計、監理大師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五次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學科均位于中國土木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在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土木工程學科在2019年躍入全球排名前20位,2022年排名為第15位。在US NEWS全球學科排名中,土木工程學科在2020年進入全球前20位,2023年躍居全球排名第13位。
學院現擁有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開設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四個本科專業,均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3年新獲批智能建造本科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