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采取宜氣則氣、宜電則電清潔供暖策略
近日,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印發《互助縣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
突出結構優化,加快能源低碳轉型行動
1、煤炭減量替代。以國家、省市能源戰略為核心,依托資源優勢,著力推動互助縣能源綠色轉型,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城鎮建成區在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繼續實施重點企業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制度,穩步推進主城區落后燃煤機組等容量替代,同時預留碳捕集設施接口和場地;嚴控新增耗煤項目,新、改、擴建項目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或煤炭減量替代,淘汰天然氣覆蓋范圍內燃煤小鍋爐,綜合整治燃煤鍋爐污染,禁止建設企業自備燃煤設施;改變冬季取暖方式,推進清潔取暖,采取宜氣則氣、宜電則電清潔供暖策略,大力實施清潔能源替代燃煤采暖。到2025年,互助縣煤炭最高消費應保持在2020年的23.92萬噸,超出部分主要采用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替代。
2、優化城鄉用能結構。大力推進城市路燈節能改造,普及以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為主的綠色亮化;鼓勵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安裝光伏,推動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為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推動用能系統向清潔化、精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轉變;采用先進節能低碳環保的設備和工藝,積極改造提升城鄉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發展熱電聯產、天然氣、電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供熱,探索“光伏+清潔”能源供暖;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等安裝光伏;鼓勵村民使用電動農用車、節能環保灶具、農機等設施設備,提升農村用能的電氣化水平,推進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項目、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工程以及互助縣廚余垃圾生物處置技術綠色環保項目建設進度,建造節能低碳農業大棚,持續實施日光節能溫室舊棚改造項目,建設一批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環境美麗宜居、生產生活用能清潔、特色經濟繁榮的高原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