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瑞德陳立楠:夢想建造一座全木頭工廠
我是木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中和碳,來自塵土,歸于塵土。——木頭
“為建筑碳中和而新!”這是曼瑞德的新使命。
陳立楠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未來自己能建一座木頭房子,有一個全木頭工廠。
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或為家人、為員工、為社會,總要留下點什么,他的全生命周期才算完整。從溫控器到“空調、供暖、新風、凈水、智家”全品類制造的產業集群,從單品到5+mg五恒系統空調再到未來建筑,1995年起家的曼瑞德,通過近30年的不斷迭代創新,戰略性布局“冷暖風水智”、發力5+mg五恒系統空調,著眼于未來建筑,踩著時代的節點,一條清晰的“非區域性集團”發展脈絡躍然紙上。
或許,曼瑞德還沒有成就1000億級規模,算不上行業的大腕,但“英雄造時代,時代造英雄”,宅配機電的未來必定需要著眼于未來建筑,誰更領先一步,就是誰的未來。對于這一點,陳立楠看得很明白,很準。
PART01、布局“冷暖風水智”
翻開曼瑞德的成長路線,其實很清晰。用陳立楠的話來說,曼瑞德可能給行業帶來的東西并不算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曼瑞德一定是最早做舒適家居且堅持到現在的少數企業之一,它耐得住寂寞,也hold得住未來。
2010年,曼瑞德@舒適家正式推出,至今發展已整整13個年頭,闖過了2018年前后“舒適家居的倒閉潮”,在完善了miBEE智能、5+mg五恒系統空調后,其“冷暖風水智”的整體布局已然真正意義上構建完成。與不少“跟風、撈票”的企業不一樣的是,在陳立楠的認知中,曼瑞德布局“冷暖風水智”的舒適系統集成,最重要的驅動是來自市場,來自于客戶的需求。
“我始終認為,一個企業存在的意義就是解決問題。只提供一個溫控器,解決不了行業這么多痛點,而日益提高的居家生活品質的需求,也在要求我們需要從溫控器到地暖、新風、除濕、凈水、空調,不斷地增加產品和解決方案。”陳立楠認為,曼瑞德從溫控器到曼瑞德@舒適家,每一步的邁出,都是來自市場需求的驅動。
而之所以,曼瑞德@舒適家十幾年下來,不斷地推陳出新,優化舒適家居的解決方案,還有一個核心的訴求,那就是曼瑞德全國3700多家客戶,2700多家線下門店的不同需求,一起在推動曼瑞德在“冷暖風水智”事業上的不斷前行、不斷進步。
在集聚了曼瑞德、伊萊克斯、德國漢堡閣、白水+、Mair新風、miBEE智能、5+mg五恒系統空調等多個品牌后,曼瑞德@舒適家在行業實現了空調、供暖、新風、凈水、智能家居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研發、制造。對這一點,陳立楠非常自豪。
“雖然從目前看,‘冷暖風水智’基本涵蓋了人們對于舒適家居生活的一個大致幻想,但今天,我們開始在談宅配機電了,它有一個更大的池子,必須得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不斷集成一些新的東西。”對于行業從舒適家居升級到宅配機電,陳立楠是非常認可的,且已做好規劃儲備,比如增加儲能產品,未來還會增加別墅電梯。
“如果站在宅配機電上來講,我想應該還缺照明、電梯、家用儲能,而對于整棟建筑來講,還需要考慮與外部能源的并網。正如舒適家居集成系統,不僅要考慮更恒定的溫度,更加舒適的濕度,更加節能的優化方案……”陳立楠最近很忙,不停地接待各地來訪的客商,“我覺得客戶有這方面的需要,他們在跟我討論,別墅電梯以及其他的東西。”實則,陳立楠早已開始關注電梯這一行業。而對于儲能產品,更是提前一步涉足。
曼瑞德靈昆島工廠被評為“最美工廠”,該工廠占地60280m2,運用了16項綠色技術、中國綠色建筑三星、美國LEED、超低能耗建筑等相關標準設計要求,入編《中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最佳實踐案例》50例,是名副其實的“碳中和工廠”。
曼瑞德有一個候鳥學校,就在其中。創辦的初衷是作為曼瑞德的在職職工子女暑假學習、活動用場所,由中國建筑研究院主導設計,匯集了曼瑞德當前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如曼瑞德5+mg五恒系統空調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工廠還是候鳥學校,都使用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國家在倡導碳排放,碳中和,站在建筑碳中和的角度上來說,在一定的條件下,讓屋頂安裝光伏,配上儲能電站,這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案。”在陳立楠的未來設想中,他還有光伏儲能這樣一個夢。
陳立楠認為,從現在的宅配機電市場來看,至少得匹配10個工種,除傳統的“冷暖風水智”外,還需要匹配電梯、儲能、照明、家電、建筑幕墻……需要不斷地往系統里增加東西。也正因為解決方案越來越系統化、集成化,更需要強技術型公司,沒有強技術,就沒有未來。
在陳立楠看來,每個宅配機電服務商都可以有一個百年老店的思維。“在曼瑞德的客戶中,其實有不少的客戶很有計劃性,他一年做多少個項目,或者說做多少平米,都有自己清晰的規劃。一年計劃做5套別墅,他就不會做第6套,會留給明年做。我特別愿意看到這個行業多一些這樣的集成商,這樣的集成商,他一定會更加注重自己的技術服務能力,能力有多少,就干多少的活。而事實上,未來更多的高認知的客戶是愿意為你的技術服務買單的,包括時間。”
當然,對于宅配機電或者說集成系統,陳立楠認為目前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大系統,小集成”,一方面需要廠家從大系統上考慮,做很多小集成,形成小集成標準化產品,另一方面,商家也要基于廠家的標準化產品為業主定制,這樣很容易做到高效運營,強落地,而非現在行業“言必稱多恒”,造成行業、消費的亂象。
從舒適家居到宅配機電,是行業的一次升級。2020年9月,筆者第一次與陳立楠做面對面的溝通,他說過一句話,“舒適家居是個好概念,非常值得我們好好再重新做一次”。兩年后再次面對面而坐時,舒適家居已被升級定義為宅配機電。陳立楠認為,宅配機電更能體現專業性,是個好事情,同時因為定義更寬,打開了既有的“冷暖風水智”的邊界,在“增量沒了,存量內卷”的今天,一定會形成新的風口,新的增量。
“打個比方,如果你現在只做地暖和新風,它最多也就500億這個體量。但是如果你進入了空調,可能就有5000億的體量,這就有10倍的增量了。”對于曼瑞德來說,陳立楠認為三年的疫情,推出了系統空調,至少為曼瑞德的未來打開了增量市場。
“當然,邊界寬了,機會也多了,你的能力是否能跟得上,那也是關鍵。我們的B端客戶要思考你的能力在哪?如果邊界打開了,你的能力又在哪?至少,這個行業我目前還沒看到整體的水平在提升,也沒看到年輕人進來。很少有人在扎扎實實地做技術,做營銷的卻很多。這也是行業當前的一大困惑。”陳立楠分析認為,宅配機電的出現,帶來了新機會,也會讓行業越來越復雜,而不停學習,不斷成長,才可能適應未來更為復雜的市場環境。
PART02、發力5+mg五恒系統空調
很多公開場合,陳立楠都自詡為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而事實上,曼瑞德身上帶著的強技術標簽,多少都有陳立楠的影子,他喜歡搗鼓這些東西,從離家近APP到miBEE智能、5+mg五恒系統空調等等,陳立楠都是親歷者,也是真正的主導者。
“過去10年,我們從地暖到新風、凈水、智能再到空調,其實那只是在做加法,它是一個個獨立的子系統,各子系統,沒有關聯度。在很大的程度上,這種集成是沒有意義的。所以2022年我們開發了全聯供系統空調,對空調做了新定義,整合了前面的地暖、新風、凈水、智能這些子系統,而設計成一個大系統,通過一個APP來進行整合。”陳立楠的舒適家居夢其實一邊在拓寬邊界,一邊在做集成,做整合。
疫情的三年,對產業生態來說其實是一個災難。而對于陳立楠和曼瑞德來說,卻是難得的調整機會,讓自己有個相對緩和的時間去檢查自己。“其實我很欣慰,這兩年我們團隊有時間去修煉,學習,可以更好地、更系統的時間去重新回顧、思考過去這幾年的收獲和經驗。可以說,也是因為有了疫情的這三年,我們才能安靜地做產品開發,才有了全聯供系統空調的誕生。”
陳立楠強調,“系統空調,這不是我們造的一個新詞,它需要科學理論,需要一些應用數據,需要一些案例實踐。可以說,這三年我們更多的是基于建筑、人去考慮問題,同時做了大量的實踐。包括我們現在坐在這里的候鳥學校,都是實踐的活生生案例。”
在采訪的間隙,陳立楠指著一樓的控屏對筆者說:“在這里,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個房間的溫度、濕度、PM2.5,一樓主要采用了兩聯供系統,二樓、三樓采用的新風空調,用的是輻射空調。”陳立楠表示,這三年,曼瑞德基于全聯供系統空調,做了很多的案例,包括民宿、居家、辦公等各種應用場景。
“大多時候人們喜歡一直抬著頭往前猛沖,從來就沒有想到過偶爾也要低頭思考一些事情。這幾年曼瑞德發展非常快,每年都在經歷組織變革、營銷策略、客戶推廣、新產品發布,大多時候,我的工作一直是忙于應付,當然也可能是這個行業發展需要我的工作,在不斷地對我提出新要求。”
陳立楠最早是在做工業設計的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研究自是非一般的癡迷。他認為,行業里的人普遍都不知道地暖是怎么熱起來的,也不知道什么是熱舒適。這就是很多人做不好地暖的關鍵原因。而在疫情的三年,他既能抬頭看,也時常低頭思考,很好地把熱舒適理念的這門功課補上了。很顯然,陳立楠團隊研發5+mg五恒系統空調的一個理論基礎,就是很多人都還沒整明白的熱舒適理論。
2022年,曼瑞德全聯供系統空調正式面市,并繼而推出了5+mg五恒系統空調子品牌。通過中國制冷展、家博會等專業展會開始布道、播種。隨之而來的,也出現了一些業界不同的聲音,甚至有人認為曼瑞德在偷換概念。
對于這一點,陳立楠有自己的看法,“曼瑞德全聯供系統空調,它不是自己造的一個名詞,而是有三個基礎,一是熱舒適理論,二是它的數字表達,三是應用科學實踐。”耗時三年,或者更長,才有了這一套系統,陳立楠及他的團隊,身在其中,辛苦自知,冷暖自知。他相信流言一定會消弭于時間的長河中。
2023年,作為曼瑞德全聯供系統空調的戰略元年。陳立楠透露,基于目前公司經營戰略的轉型及5+mg五恒系統空調的推進進程,曼瑞德已經開始著手做了三項重要工作:首先,在產品的解決方案上,我們推出了全聯供系統空調,以5+mg五恒系統空調作為品牌輸出;其次,對渠道進行升級,在現有的3700多家渠道商遴選出可以與新系統、新模式匹配的城市合伙人;再次,以5+mg五恒系統空調為中心,建立線下城市展廳,并開始落實一些城市應用案例。
在陳立楠看來,曼瑞德在5+mg五恒系統空調的戰略上是戰略、戰術、步驟的,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從公司的大戰略上來說,2023年一定是系統空調的戰略年,但這并不是意味著,我們需要在營銷上大發力,更多的還是依托整個市場、客戶的自然推動,當然,我認為如果趨勢不對,你發力也沒用,推不動,反之亦然。”陳立楠認為,一個產品、一個事業的發展,有他的自然規律和節奏,急不來,也不用急。
那么,全聯供系統空調能夠給行業帶來什么呢?對于陳立楠乃至整個行業、消費者又有何意義?陳立楠經常會思考這些問題。他甚至偶爾也會問自己,如果這個行業沒有了木頭,沒有了陳立楠,會有什么變化?是否有一個人能讓曼瑞德發展得更好?
“對于全聯供系統空調的發展,我其實是很得意的,它成就了我的成長,讓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才有了今天的全聯供系統空調。”在陳立楠看來,曼瑞德在全聯供系統空調這份事業上的打拼,其實并不那么順利。
翻開曼瑞德的成長,其實一直是發展很順的,從溫控器到新風、凈水、地暖,踩上了一個個風口點,而全聯供系統空調的研發,其實是為了讓我們的合作伙伴,在內卷的時代,有一個新的盈利點,未來有足夠強的生命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中國,在暖通、宅配機電這個行業,永遠不缺企業,它缺的是行業的標桿,缺的是能夠肩負行業責任的那種企業。”通常,陳立楠是個人間清醒,他在反復提醒自己——脫離無謂的紛爭,要持續為行業樹立標桿。這就要在一個行業深耕,不斷創新、引領。
“曼瑞德參與了很多產品的標準制定工作,每年都會有新品發布。就拿分集水器的款式來說,從我們實驗室出去的產品款式,要比你在市場上見到的還要多得多。”這是曼瑞德的驕傲,也是陳立楠在“假如行業沒有陳立楠,沒有曼瑞德”這個靈魂問題的一個很好的答案。
疫情三年的沉淀,曼瑞德全聯供系統空調正式面市了,陸續推出了5+mg兩聯供Plus系統空調、5+mg五恒FCS系統空調、5+mg未來建筑2030系統空調等多個系列產品,在“此空調,非彼空調”的5+mg五恒系統空調上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賽道。
“曼瑞德5+mg五恒系統空調的推出,個人覺得這是給我們很多友商做這種產品或者說進行相關產品多元化,提供了一個借鑒。”而在潛意識里,陳立楠更希望,曼瑞德承載著這一新賽道的引路人,代言人。“對于傳統的空調、熱泵,無論是主機還是末端,我們都無法向一些國際、國內大牌挑戰,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系統,站在數字化暖通的角度研究系統,這是我們的能力,也是行業需要的。”
“通常,行業人這么評價我,認為我做什么都永遠不會泄氣,有自驅力,甚至肯定了我跨界學習的能力,但我又算不算是哪方面的專家。同樣對于自己熱愛的事業,我的出發點也是不一樣,做多大規模,賺多少錢,從來不是我的第一目標,它僅僅是考核我和我的團隊的一個指標。做這個事,我覺得快樂,我熱愛它,能獲得自我成長,這是我最在意的。”
對于5+mg五恒FCS系統空調,陳立楠及其團隊都在不懈努力地推進,陳立楠更是在不同場合下,做了多次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讓自己更多的成為了該系統的布道者。
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在陳立楠的內心某一塊柔軟的地方,已開始成長了一片森林。
PART03、著眼于未來建筑
基于趨勢和需求,曼瑞德推出了5+mg五恒系統空調。而在陳立楠的眼里,還有未來的建筑及基于未來建筑帶來的機會和變革。
2020年曼瑞德成為了“未來建筑實驗室重點合作伙伴”,標志著曼瑞德開啟了商業模式的轉型,即由產品生產和制造轉為系統和方案整體輸出。也正是源于此,曼瑞德5+mg五恒系統空調才有了研發、創作的源頭。
“我們做事情,都是從現在開始的,但你一定要站在未來看世界,以創新發展做戰略,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陳立楠認為,作為未來建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合作伙伴,曼瑞德需要走在大多人的前面,要研究2025年的建筑,2030年的建筑甚至2035年的建筑,它是怎樣的形態,用什么樣的手段實施進一步的節能?在新建住房大幅縮水的情況下,對既有的建筑又如何做改造?如何從低品位能源引入高品位能源,如綠電的應用,如何植入你的設計方案……
在陳立楠看來,基于未來建筑的發展,未來會有很多機會,但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也只會更多。“參加未來建筑國家重點實驗室,讓我們提前知道了未來的房子,因此也能較早地孵化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事實上,在5+mg五恒系統空調中,曼瑞德已經研發出了5+mg未來建筑2030系統空調,走在了大多新風及空調廠家的前面。
“未來產業的發展模式,一定是從單品到系統解決方案輸出,曼瑞德發展至今,我們已經開始嘗試在這方面的轉型。這兩年,我們做了太多的試水,也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也就在筆者采訪的前夕,陳立楠剛剛接待完來自江西的客戶。
這段時間,曼瑞德靈昆島的工廠,陸續接待了全國近10批次的核心客戶,通過系統培訓,客戶對于曼瑞德5+mg五恒系統空調有了全新的認知,他們成為了曼瑞德未來城市合伙人的種子。
而早在2022年8月8日正式開業的曼瑞德5+mg五恒系統空調廣東公司的城市展廳也已接待了多批次的客商,成了宅配機電人的網紅打卡點。其搭載了大宅五恒系統、全熱新風機、智能物聯全屋地暖等系統,完美地呈現了宅配機電“一站式”系統解決方案。
“當前,行業里大多人都在賣白菜,我們實際上也賣白菜的,但與一般不同的是,我們還在操心這個行業的未來在哪里。曼瑞德這些年來,一直緊跟國家的大戰略、綠色發展、雙碳戰略,也做了很多的事。我很幸運,我有這么一個團隊。更多的時候,曼瑞德已把創新變成一種習慣。”2017年,曼瑞德承擔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近零能耗建筑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開發”熱濕膜交換芯的開發工作,并歷時42個月,于2020年成功完成了階段性成果,填補了新風行業的技術空白。陳立楠認為,這就是做事業的意義,也有“職業的崇高感”。
“我認為,每個曼瑞德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找到使命和工作的意義,比實際的工作更有意義,他可以保持持續都是學習成長,有強大的驅動力。”未來建筑,不論是2025,還是2030、2035,我們眼前能看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抑或是九牛一毛。陳立楠懂,相信我們都懂。
“每個人都有一個別墅夢。我相信未來的建筑一定不會做集中式的,一定會是分體的,它可以在山上,可以在海邊,在森林里,建筑的方式一定會發生改變。”陳立楠的花名叫“木頭”,木頭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中和碳,它來于塵土,也必定會歸于塵土。
商業社會,能做個“清醒人”,還能有大善,這必定是少數,在陳立楠的心中,其實還藏有未來要建一座木頭房子、一個木頭工廠的夢。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個使命,不管是什么,其實當你想得通透,看得透徹后,它就是一塊木頭。”陳立楠的這番話,多少有點禪學,筆者并沒有去深究,但能感覺得到,它有些沉重,也有些釋然,更有一種使命的悠遠。陳立楠說,他的夢勢必會做得很遠很遠,但它一定會實現。
本文選自《宅配機電產業影響力人物/2023》系列人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