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菱數字化進階之路
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廣泛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BIM、 5G、AI等技術,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先進數字技術與產業業務融合,對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著關鍵作用。
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數字化道路的深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步入“深水區”,頭部企業的領頭羊作用正在顯現。申菱環境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數字化工廠模型,在公司副總裁崔梓華博士的帶領下,申菱環境的數字化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效,形成了從客戶需求到產品設計、工藝、制造、檢測、物流以及交付的全流程數字化應用。
一、堅持信息化賦能,20多年鑄就硬核底氣
1、從傳統空調制造商到數字能源綜合環境解決方案提供商
對申菱而言,切入數字化領域,可謂是水到渠成,也是底氣十足。2000年,申菱成立,主營專用型空調為代表的空氣環境調節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申菱構建了從設備開發到方案服務,再到融合數字化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解決方案。
2、申菱環境憑借前瞻性的思維——邁出關鍵一步
從2010年起,申菱環境瞄準了數據中心對溫控的需求,迅速切入新賽道。申菱看到其中的機遇,將數據中心的溫控產業作為申菱環境的重點發力點,在技術和生產環節進行重點攻關。2014年,申菱環境主要生產機房精密空調的二基地投產,正式進軍數據服務領域。5G、大數據等“新基建”為申菱環境帶來重要增長點。
3、2016年起申菱環境開啟新征程——數字化轉型之路
回顧這段路,作為探索者與實踐者,副總裁崔梓華感觸很深,“我們一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數字化轉型的前兩年,和很多企業一樣,難免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讓副總裁崔梓華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客戶要求對關鍵物料進行全過程追溯,為了滿足客戶要求,企業引進了數字化管理。于是,申菱環境就開始從物料開始,再到生產線、最后覆蓋到每個車間,實現全鏈條的數字化管理。
4、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數字化道路的深入
數字化升級以來,申菱投入數千萬資金用于企業信息化平臺建設和工廠改造、升級,以“高標準、高起點、高投入”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軟件方面: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4年內完成ERP/MES/PLM/PM/EHR/ECS 等信息化平臺上線,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資源進行整合,做到無縫連接互通共享。硬件方面:對原生產車間進行全新規劃、改造和擴建,煥然一新的工廠和數條現代化生產線以更加高效、穩定的產能助力市場擴張。智能制造不僅是對傳統制造的一次數字化升級,更是對企業運營進行的全面改造和升級,進一步實現生產效率提升、運營成本降低、研制周期縮短、產品質量提升的目標,形成端到端的全流程智能化應用,使企業的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5、回顧申菱數字化發展史——不斷迭代和進化
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申菱在行業數字化的應用、新能源的開發、自身的轉型和人員培養等四個方面的不斷總結和修正,最終打造出“數字能環”這一用價值服務客戶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以“數字能環”為基礎,結合申菱強大的場景解決方案能力,以行業細分場景為切入點,快速導入,形成1個基礎理念、N個場景解決為基礎的發展戰略,構建出最優的全生命周期綜合能源解決方案。
二、數字化轉型,助力申菱環境高質量發展
1、數據精益化
申菱環境在數字化過程中引入了很多系統,比如EHR、CRM、ERP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生產設備上的數字化工具,也在不斷產生各種類型的數據,所以這種多數據申菱環境在數字化過程中引入了很多系統,比如EHR、CRM、ERP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生產設備上的數字化工具,也在不斷產生各種類型的數據,所以這種多數據源、數據量龐大、數據類型豐富的情況對大數據分析平臺的要求會更高,畢竟從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建模分析的難度都很大。BI項目建成后,助力申菱的整個運營過程實現可視化、可預警、可監控、可變革與創新,促使部分訂單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42%,生產效率提升28%,為公司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生產工序數字化
申菱環境配置了生產指揮調度中心。該中心通過3D動態展示生產車間的狀況,模擬車間現場作業,將設備、資源、環境等進行了有效集成與模擬,使管理人員線上便能夠實時地了解到工單生產、設備運行、質量處理、異常問題管控情況,可以進行遠程指揮與調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了公司的整體運營成本。給不同崗位的人員提供了與之匹配的工作視角,直觀形象了解運營情況。尤其是當某一臺設備或者某個業務環節出現問題時,管理者可以非常形象、直接地看到問題的來源、解決的進展過程等,讓管理者更具有寬廣的視角。目前車間主任每日例會直接打開系統進行情況說明,讓管理者能夠實時了解到經營的動態,便于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3、申菱智造基地
在傳統的認知中,制造業工廠的能耗相當大。但申菱環境卻打造了近零能耗的建筑。數字化工廠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是上個ERP系統就完成了,也不是購買幾臺高科技設備的事,而是一個涉及組織變革、管理變革、流程變革的長期過程。具體而言,申菱園區建筑充分利用被動式建筑技術,通過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升,遮陽及自然通風方式大幅降低空調負荷,同時通過可再生零碳排的光伏發電及高效機房技術,大幅降低能耗及碳排放。這個占地200畝,集辦公、研發、制造于一體的園區,不僅是“智慧園區+智能制造+智能產品”三智標桿園區,還是一座全生命周期數字低碳園區。
4、申菱物聯
申菱環境此前的業務是生產、研發、銷售特種溫控裝備,也就是中央空調等產品。站在傳統的視角來看,把產品賣給客戶就算完成了交付,售后服務與客戶的粘性并不強。而在數字化轉型升級后,申菱環境對產品的認知提升了更高的維度,客戶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套冰冷的設備,更需要的是一套節能節費的管理方案,也就是除了對溫度、濕度等控制之外,還想要更節能、更省錢。
基于此,申菱環境研發出了申菱物聯平臺,這套方案的落地不僅解決了客戶的管理需求,結合申菱的節能設備系統規劃,整個的運營成本也比傳統建筑樓宇的運營成本下降80%。目前申菱環境已經演變成了一家集方案規劃、系統設計、設備定制、集成實施、調試交付、智能群控、智慧運維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
三、擁抱數字化浪潮,打造環境調控行業成果
申菱環境在智能制造方面獲得了省、市相關立項及榮譽認可,比如2017年廣東省省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2018年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22年獲得佛山市智能制造示范項目二級工廠認定等,這些都離不開申菱環境副總裁崔梓華的引領和付出。
申菱環境董事、副總裁 崔梓華博士
23年來,申菱環境致力于為工業工藝產研環境、專業特種應用環境、高端公建室內環境提供人工智能環境調控的整體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專用性空調領域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產品齊全的先進企業。在“創新驅動”的理念下,申菱環境兩度獲得建筑工程界的最高榮譽“魯班獎”,并于2012年、2016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多次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樹立了行業技術標桿。如今,隨著申菱環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全球矚目的項目可以見到申菱環境的產品身影。港珠澳大橋、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三星電子越南工廠、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多個項目使用了申菱環境的產品或服務。據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超過100家選用了申菱環境的產品。
目前,申菱環境已建成多個現代化裝備研發制造基地,產能不斷提升。據介紹,申菱環境在變頻、熱回收、熱泵、強化換熱、環保制冷劑、多級能量調節、自適應模糊控制、計算機仿真等關鍵技術上具備領先優勢,是目前專業特種空調行業擁有最多知識產權儲備的企業。
四、推動數據化建設,“跑出”溫控行業內的龍頭
"數字化轉型,更需要理念、規劃、行動、正反饋,對業務、對產業延伸能力以及如何提升自身乃至再循環,不斷深入和拓寬。”在副總裁崔梓華看來,數字化轉型不再是特指某些數字化技術如云計算.5G、大數據等,而是端到端產業鏈的全要素競爭能力的思考與實踐。從冰冷的設備到溫暖的解決方案,從被動的檢測檢查到主動地觀測和調參,數字化轉型升級增加的不僅僅是科技含量,更多的是幫助客戶降本增效的服務和支持。讓申菱環境與下游客戶的關系不再是基于“錢貨”的“一錘子買賣”,而是基于信任的生態共建關系。
申菱環境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作為行業巨輪行駛在規范高效的航道上,開啟數字化智能溫控的新紀元,拉開智能與數字的序幕,開啟全新蛻變,奔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