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支持熱泵等應用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38項治理措施,明確到2025年,河南全省PM2.5濃度低于42.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1%。
4月11日召開的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推進會上指出,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各項空氣質量指標均同比改善。但是當前全省環境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空氣污染指數依然較高,重點城市排名不容樂觀。
推進清潔取暖,減輕重污染過程發生
鄭州大學教授張瑞芹介紹:“受地理氣象條件影響,河南省冬季環境容量有限,加之供熱取暖排放增加,導致重污染過程發生和年均PM2.5超標?!焙幽鲜⌒枰訌娭匚廴咎鞖獾念A報預警,科學研判,制定精準的應急管控方案和聯防聯控機制,減少對正常生產的影響。
圍繞重污染天氣的預報預警,搭建了河南省空氣質量預報發布系統,向社會發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提高區域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官網實時更新空氣質量指數信息,以滾動列表的形式展示全省各省轄市(示范區)最新1小時AQI監測數據及空氣質量新標準6項指標監測數據,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對空氣質量信息的關注和查詢,也為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提供了支持。
針對供暖帶來的空氣污染壓力,《行動計劃》提出,要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加大民用散煤替代力度,因地制宜成片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支持平頂山、漯河、駐馬店等市申報國家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保質保量完成許昌、商丘、周口等試點城市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到2025年采暖季前,全省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穩妥推進山區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依法將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依法依規整治違規銷售、儲存、運輸、使用散煤行為,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加強潔凈型煤生產供應和質量監管。
張瑞芹建議,在原來大氣污染治理成效的基礎上,厘清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的波動影響,樹立空氣質量的改善依賴于污染物持續減排的科學觀念。同時提升創新能力水平,強化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重污染天氣的預報能力,明確重點管控區域、城市、行業及重點企業,實施科學精準的預警和應急管控。
淘汰落后產業,基本消除“冒黑煙”現象
張瑞芹介紹,目前河南省大氣污染形勢尤為嚴峻,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要以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為抓手,推動三大結構調整措施的落地。高耗能產業加快降碳減污升級換代,工業園區、化工行業等建立工業VOCs全過程綜合治理技術體系,并盡快在全省推廣應用。大力增強清潔能源車推廣力度,進一步提高大宗物料清潔運輸比例,實現氮氧化物的大幅削減。
張瑞芹表示,現階段傳統手段和末端治理帶來的減排潛力有限,達標壓力大。必須嚴守各行業領域達標排放的底線,建立河南省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與大氣污染物減排之間的關聯機制,以降碳減污為契機,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空間結構四大結構的調整,落實科學精準治污,最終實現大氣污染物的大幅減排,進一步支撐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