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縣域冷庫市場,跑贏冷庫新時代
近年來,縣域經濟展現出巨大活力,“百強縣”、“千億縣”門檻不斷提高,“以縣城為中心、以城帶鄉”的縣域消費格局加快構建,消費驅動下的縣域冷庫市場需求被逐漸激發出來,未來可能成為冷庫行業重要的增長極。
01.冷庫產業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盡管受到周期波動和預期不足的影響,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依然穩定增長,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5%,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和增長潛力。
從冷庫保有量來看,根據中冷聯盟2024版《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最新統計數據,我國上圖企業冷庫保有量達到6578萬噸,同比增長7.4%,整體上看,行業已經走過高速增長階段,進入更加平穩的發展周期。
02.縣域市場蘊含巨大商機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也在不斷壯大。民政部《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共有2843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根據各地公開數據匯總,2023年,GDP千億縣達到57個,其中,10個縣GDP超過2000億元,昆山是唯一GDP超5000億的縣域,中西部的千億縣數量達到12個。
縣域經濟的增長促進了消費升級。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大數據中心、大數據重點實驗室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兩個月,全國縣域整體銷售額實現46890.15億元,同比增長9.20%,農村農產品加速上行,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1653.95億元,同比增長10.59%,地標農產品成銷售“主力軍”,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也為冷庫行業的發展壓實了基礎。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我國個人消費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65.3萬億元,其中超過66%的增長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鄉市場等下沉市場。2021年以來,各大餐飲品牌加速對縣域市場的布局,也表明了對未來縣域市場的看好。
此外,特色農產品品牌、農產品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也為冷庫需求的增長注入活力,縣域冷庫市場蘊含巨大商機和潛力。
03.政策加持下縣域冷庫發展進入上行周期
我國縣域冷鏈物流體系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后,無法滿足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需要。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縣域冷鏈物流迎來了發展契機。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依托縣城、重點鎮布局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改善產地公共冷庫設施條件,強化產地預冷、倉儲保鮮、分級分揀、初加工、產地直銷等能力,提高農產品商品化處理水平,減少產后損失,實現優質優價。”
2022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布《全國供銷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將重點建設600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健全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縣域產地公共冷鏈物流設施”等舉措,為縣域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明確了方向。
04.下沉縣域冷庫市場,企業需內外兼修
縣域冷庫市場的巨大需求潛力,可能帶動行業投資焦點的轉移。布局縣域市場,不僅考驗企業對市場的觀察力、融合力和適應力,最為核心的考驗還是企業自身的服務力、運營力和管理力等。唯有內外兼修,才有可能接住縣域冷庫市場這“潑天的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