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熱愛而堅守,在傳承中創新 - Perfecta,從萌芽到成熟(1949-1956)
150年來,創新精神一直是威樂走向成功的源泉,客戶滿意更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為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威樂始終以可靠、高效、舒適和環保為基本原則精進技術。在此基礎上,威樂的產品、系統和服務均在全球樹立了標桿。
為此我們推出《因熱愛而堅守,在傳承中創新》系列文章,向大家揭秘150余年來威樂集團關于創新的故事。Chapter 3Perfecta/從萌芽到成熟(1949-1956)
1953年,Wilo-Perfecta的問世宣示著屏蔽泵時代的到來,并為威樂接下來數十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這是供熱市場上掀起的一場革命,也是威樂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Wilo-Perfecta屏蔽泵
自1928年發明供熱循環增壓泵以來,威樂在專注于供熱系統的同時,逐漸將重心轉向水泵制造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為了打造更高效、更可靠的供熱市場新產品,Louis Opl?nder和Wilhelm Opl?nder當時一直致力于改進產品和技術創新。供熱循環增壓泵雖具開創性,但也并非十全十美。
供熱循環增壓泵裝有填料函,其軸承采用機油進行潤滑,因此維護工作繁重。盡管在潤滑油的作用下,供熱循環增壓泵的運行相對安靜,但干式電動機依然會發出噪音。此外,填料函并未做到完全密封,導致水從設備中流失,所以不得不頻繁加水。
1949年的專利
為克服上述缺點,Louis Opl?nder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一直在研究水潤滑式轉子電機。當時也有一些屏蔽泵(不同于干轉子泵)的構想,這種泵的電動機不使用機油,而是通過本就存在的介質 - 水進行潤滑。
在隨后幾年,Wilhelm Opl?nder將這些構想融入自己的研究中。在他于1949年發布的專利中,Wilhelm Opl?nder向外界展示了首臺搭載濕轉子電機的水循環加速器。這一設計的特別之處在于,電機的轉子位于待輸送的水中且在其中運動。
Wilhelm Opl?nder領袖企業家
1949年屏蔽泵專利
專利編號:DE 807589 A
發布日期:1949年3月19日
專利人:Wilhelm Opl?nder
適用于供暖和制冷系統的屏蔽增壓泵。
專利聲明:
電動型增壓泵,可安裝在管道中,尤其適用于通過螺旋槳臂推動水流的加熱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驅動電機(m, n)安裝在管道內,使電機電樞(m)環繞在螺旋槳臂(f)周圍,和水一起循環,而電機定子(n)則安裝在與水隔絕的密閉腔室內。
*Wilo-Perfecta截面圖:無填料函,配有帶觀察窗的電機。
轉子室與電機的帶電零件(定子)由防水密封管隔開。濕區和干區的分隔是通過厚度極小的薄壁實現的,其厚度甚至還不到十分之一毫米。這一概念自1953年Wilo-Perfecta推出后便得到應用,即便到了今天,它也依舊成功用于制造水泵。最初使用的是薄金屬箔片,如今則采用專門用于這種精密技術的塑料材質。這樣不僅減少了渦流損失,還顯著提高了泵的效率。
屏蔽泵的成功研發對于這家多特蒙德的公司而言并不止于里程碑。時至今日,這種泵的基本功能原理在全歐洲乃至世界多國的供熱技術領域依然適用。
*Wilo-Perfecta的廣告
Rütschi許可
在戰后的最初幾年,新建住宅的供熱系統需求激增。盡管材料匱乏,威樂公司仍付出了巨大努力以不斷提升產量并滿足市場需求。
面對這些挑戰,Wilhelm Opl?nder曾嘗試優化受專利保護的屏蔽泵技術。他在瑞士尋到一位合作伙伴,后者的專業智慧為這項技術的持續進步添磚加瓦。
1939年至1945年間,二戰席卷歐洲,然而作為中立國的瑞士卻繼續發展技術。來自水泵制造商Pumpenbau Brugg的Karl Rütschi博士當時已在本國引入了類似的概念,即免維護的無填料函供熱泵。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小型泵,安裝后無需維護,因為潤滑是通過泵送的熱水來實現的。
而且,它在運行時靜音效果極佳,幾乎無需擔心磨損問題。Wilhelm Opl?nder察覺到了這一潛力,并且與早年一樣,公司展現了對未來需求的先見之明。
Wilo-Perfecta——首款屏蔽泵
1952年,Louis Opl?nde和Wilhelm Opl?nder經營的公司分拆為兩家獨立運營的公司:Louis Opl?nde供熱技術公司和威樂水泵制造公司。
同年,Wilhelm Opl?nder獲得了Karl Rütschi博士的許可,開始生產免維護式無填料函循環泵。結合Opl?nder自有的技術解決方案,威樂此時走在了技術最前沿。
**Louis Opl?nder公司
作為許可生產商,威樂成為德國唯一獲準制造和銷售這種創新型濕轉子泵技術的公司。威樂雖然獲得了Rütschi的專有技術,但這絕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現成零件組裝在一起。而且,當時這種水泵在瑞士也才剛推出不久,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應用經驗。因此,威樂只能在德國本土自行積累相關經驗。
在開始為德國供熱市場制造產品之前,Wilhelm Opl?nder還需要一位合作伙伴來制造精密且易損的電機零件。因為這種開創性的新型循環加熱器需要一種封閉式電動機,而這種電動機在德國較為罕見,其必須通過僅0.1至0.3毫米的超薄壁進行分隔。為了制造出這種封閉式電動機,威樂遂與在此類電機制造方面經驗豐富的Bauknecht公司展開了合作。
制造這種水泵時,外殼、葉輪和端蓋之類的零件并不是最棘手的工作。真正的挑戰在于密封管,因為它需要將水中運行的轉子與定子氣密隔絕,以保持定子干燥。
盡管設計具有挑戰性,但Bauknecht公司仍在半年之后成功開發出五種性能各異的電機型號。與此同時,Wilhelm Opl?nder及其團隊也已完成泵殼的制造,從而為1953年首臺Wilo-Perfecta的問世創造了條件。隨著該系列產品進入市場,曾在1929年獲得專利的循環加速器也就宣告壽終正寢。
觀察窗
數十年來,威樂憑借各種維護和服務方案彰顯其“以客為尊”的理念。Perfecta泵的觀察窗便是公司秉持這一理念之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它作為標志性設計,安裝在水泵的電機一側。這一有趣的獨特設計使得循環泵尤為引人注目,不僅僅視覺上如此,此觀察窗是檢查運行狀態和旋轉方向的最便捷途徑。在系統運行時,可以拆下觀察窗進行清潔或檢查泵軸的轉動靈活性,無需排空系統。
封閉式系統起初,客戶對新型循環加熱器技術持懷疑態度,并對此有所顧慮。他們更傾向于相信威樂久經考驗的循環加速器,在主流的熱風加熱器和重力加熱器漸漸淡出市場時多少有些不舍。20世紀50年代初,燃油供熱的引入激發了人們對泵驅動熱水供熱系統和Wilo-Perfecta 的創新濕轉子技術的信任。這一創新供熱技術也在實踐中證明了其可靠性。現代集中式熱水加熱器也逐漸取代傳統的熱風加熱器和重力加熱器。
*與早年一樣,威樂展現了對未來需求的先見之明
開啟新時代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威樂憑借更高效的循環泵屢創銷量新高。與此同時,市場對現代熱水供熱系統的擔憂逐漸打消,采用熱風循環或重力循環的集中式供熱系統的重要性逐漸降低。
*1953年,威樂公司內部選美競賽后,最初的兩位“威樂小姐”為Wilo-Perfecta拍攝宣傳圖片
與熱風加熱器和重力加熱器中水的上升和下降運動不同,經改進的攪拌力可以降低溫度,從而節省大量能量。
1964年,這款小型設備因其創新設計而榮膺IF設計大獎。憑借其免維護、使用壽命長、低磨損運行和低噪音等優勢,Wilo-Perfecta不僅影響了威樂的泵業務數十年,也成為數百萬家庭供熱系統的核心部件。
- 下一篇: 大金空調:百年長青的基石
- 上一篇: 中國日報與上海日報雙雙聚焦:開利上海研發中心引領綠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