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加全球TVC首發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于11月11日-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隆重召開。本次大會旨在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以內,并于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共同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在這一場關乎地球未來的全球盛會中,天加為生物圈三號解決方案館捐贈空氣處理設備,這些設備將留在巴庫,持續為場館提供高效服務。此外天加TVC還在COP29現場播放,向全球展現了天加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承諾。
天加全球TVC在COP29首發
在大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Simon Stiell)敦促各方代表“少些作秀”,集中精力推動解決核心問題,加速敲定新的氣候融資協議,以彌補氣候變化所引發的損失,并助推清潔能源的轉型步伐。
聯合國圖片|西蒙·斯蒂爾
人類命運是一個共同體,地球只有一個。天加作為大能源的“補漏者”,從專業空氣環境制程與可再生能源兩大板塊發力,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為人類創造健康舒適生活,為地球控溫1.5℃而努力。
高效標桿
驅動綠色未來
建筑,作為人類生活的空間載體,其能耗占據了社會總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制冷與采暖更是其中的能耗大戶,占比超過40%。早在2015年,天加公司便在廣州地鐵項目中先行一步,創新性地實施了由用戶、設備供應商及國家權威機構共同參與的三方透明用能體系,這一舉措不僅推動了綠色建筑的創新發展,還榮獲了全球環保領域至高榮譽——“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
圖丨2021年天加榮獲“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
時至今日,天加持續深耕節能技術,基于高效設備研發、系統架構的精細化設計、系統控制的智能化優化以及場景應用的精準管理等一系列系統策略,瞄準更高能效目標,推出了OptSeek看得見的節能·智慧物聯數據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全生命周期能源流動的可視化監控,精準追蹤每一環節的碳足跡,為節能減排提供了有力支撐。天加創新性地融入了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的不可篡改性與全面透明,有效的提升了三方公信力建設,為推動社會的節能降耗與低碳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綠色能源
驅動可持續未來
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自然的饋贈,而能源的綠色轉型,正是我們邁向可持續未來的關鍵步伐。
2024年,天加能源應用于三房巷集團全球最大單體聚酯產線(2×75萬噸/年)及聚酯行業單機發電量最大的ORC發電機組經專業鑒定委員會(由中國機械集團副總裁陳學東院士以及中國石油勘探研究院原院長趙文智院士領銜)認定:天加能源徑向多級離心透平技術屬于國際首創,大型高效徑向多級離心透平ORC發電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02℃熱源實現88.69%等熵效率、11.22%熱電效率、99%機組在線),目前在世界聚酯行業ORC單臺發電量最大,在低溫余熱發電領域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圖丨天加能源三房巷項目
在這個全球命運緊密相連的時代,人類共同面對著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倡導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分國界,任何一國的行動都關乎全人類的福祉。天加,深知自身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未來將繼續攜手全球伙伴,以科技為翼,以責任為舵,不斷探索和實踐更加綠色、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為地球控溫1.5℃的目標貢獻力量。
圖丨天加能源基地
關于COP29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即締約方大會,是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UNFCCC)的一個組成部分——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是這份公約的成員,其主要目標是管控、限制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在《公約》的推動下,包括歐盟在內的198個締約國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締約方大會,討論氣候變化和各國對此的應對方案、承諾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