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算力中心大盤點,8大樞紐與10大數據中心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算力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東數西算”工程的推動下,全國范圍內的算力中心建設正在快速展開。本文將重點介紹東數西算工程中的8個算力樞紐與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01、東數西算工程概述
“東數西算”工程是指將東部地區的數據計算需求引導到西部地區進行處理,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的能源優勢和空間資源。這一工程不僅有助于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還促進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
02、8個算力樞紐概覽
1、京津冀樞紐
地理位置覆蓋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特點該區域依托于首都及周邊城市強大的科研力量和技術積累,形成了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數據處理中心群。作用打造成為北方地區最重要的數據計算與應用服務中心,主要服務于首都圈及其周邊省份的數據需求,支持政府服務、教育科研等領域的發展。
2、長三角樞紐
地理位置以上海為核心,輻射江蘇、浙江等地。特點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發達的信息技術產業基礎,長三角已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數據計算核心區域。>>作用提供金融、制造等行業所需的大規模計算服務,構建世界級的數據存儲與處理平臺,助力區域產業升級。
3、粵港澳大灣區樞紐
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及其周邊城市。>>特點借助粵港澳三地的合作優勢,這里匯聚了大量的國際企業和高端人才;開放度高,國際化程度深,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作用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領域創新應用,增強國際競爭力,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關鍵信息節點。
4、成渝樞紐
地理位置以成都和重慶為中心。>>特點自然資源豐富,人力資源充足,西部大開發戰略背景下,兩地聯合發力,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用促進西南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支撐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成長。5-貴州樞紐>>地理位置貴州省境內。>>特點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水電資源,發展綠色節能型數據中心,有利于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成本。>>作用成為國家重要的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基地之一,吸引國內外企業入駐。
6、內蒙古樞紐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內。>>特點依托草原風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云計算服務。>>作用發展成為北方重要的大數據存儲與處理中心,同時帶動當地清潔能源產業進步。
7、甘肅樞紐
地理位置甘肅省境內。>>特點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有利于加強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合作。作用加強東西部之間數據互聯互通,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支持。
8、寧夏樞紐
地理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內。>>特點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數據中心產業集群。>>作用促進區域內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提升整體信息化水平。
03、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亮點
除了上述八大算力樞紐外,“東數西算”工程還包括了分布在不同省份的十個國家級數據中心集群,它們分別是:
張家口集群
位于京津冀樞紐內,靠近北京,能夠快速響應首都及周邊區域的數據處理需求,同時利用當地的冷涼氣候條件降低能耗。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集群
該集群旨在促進區域內城市的協同合作,通過高效的數據中心布局來支持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
蕪湖集群
作為長三角樞紐節點之一,蕪湖正在吸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以及專精特新的企業,推動當地數字經濟的發展。
韶關集群
廣東移動等企業在與當地政府合作,推進韶關數據中心建設,以滿足廣東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日益增長的數據存儲和處理需求。
天府集群(成都)
依托成渝經濟圈的優勢,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有力支撐。重慶集群同樣屬于成渝樞紐,致力于優化算力布局,加強與東部數據需求的對接,助力西南地區的數字化轉型。
貴安集群(貴陽)
貴州以其低廉的電力成本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成為數據中心的理想選址地,尤其是對于需要大量計算資源的企業來說。慶陽集群甘肅樞紐內的一個重點,強調綠色能源使用,比如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來減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和林格爾集群(呼和浩特)
內蒙古樞紐的一部分,這里擁有豐富的風電資源,適合構建綠色環保型的數據中心。中衛集群寧夏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本地的清潔能源優勢,打造服務于全國的數據中心群。
這十大集群不僅在地理位置上分散在全國各地,而且各自結合了所在區域的特點和優勢,如氣候、能源供給、網絡連接等,共同構成了中國國家層面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它們共同承擔著將東部發達地區的數據處理需求向西部轉移的任務,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東西部之間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