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1%,榆林群眾樂享低碳暖冬
11月24日,府谷迎來今冬第一場雪,天氣格外寒冷。家住三道溝鎮新廟村的朱文向家里卻格外暖和,村里利用附近工礦企業的工業余熱實現了集中“清潔取暖”,村民告別了炭火燒爐取暖的日子。
三道溝鎮因地制宜探索供熱綠色化,精準利用鎮域16戶企業工業余熱,投資2200萬元,啟動“工業余熱直抵民心”工程,讓村民過上了清潔集中供暖的舒適日子。
清潔供暖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連著藍天白云。
2021年4月,榆林成功申報為北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今年,全市把清潔取暖工作納入十大民生工程,計劃投資3.8億元,按照“宜熱則熱、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多能互補”的原則,采取煤改大暖、煤改氣等措施,完成中心城區、各縣城及城鄉接合部3.2萬戶群眾散煤取暖替代。
榆林市擴大熱電聯產供熱范圍,開放城市和縣城供熱特許經營市場,各縣區多渠道招引社會主體參與,引入火電超低排放熱源,通過長距離輸熱,替代城區分散小鍋爐和非超低排放供暖鍋爐,今年,熱電聯產集中供熱1059戶。
近日,定邊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8℃左右。在白泥井鎮四大號村村民高愛玲家中,卻感受不到一絲寒意。今年夏天,她家安裝了空氣源熱泵系統,新式取暖設備實現室內溫度恒溫,她切身體會到了新式取暖安全、舒適、便捷的優點。
自2021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開展以來,定邊縣通過“光伏發電+低溫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太陽能光熱+低溫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等多種方式實施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共計實施戶用清潔取暖改造19500戶,清潔能源取暖已進入千家萬戶,讓居民過上了清潔、環保、高效取暖的新生活。
榆林市積極探索冬季取暖新模式,構建可再生能源應用體系,在廣大農村地區,以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為前提,應用新技術,建立生物質、太陽能、風能、地熱、氫能等多元互補的可再生能源支撐保障體系,提高農村地區用能的可持續性,讓新式取暖設備逐步取代傳統取暖方式,進一步降低居民采暖成本,改善供暖環境。2024年,全市新增太陽能光熱+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太陽能光伏+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太陽能光熱+生物質+屋頂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15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針對全市農房體量大、分布散、保溫性能差、供熱舒適度低、采暖運行成本高等特點,各縣市區實行清潔熱源改造+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同步推進模式,有效降低清潔取暖運行能耗,提升供暖舒適度,降低采暖能耗約30% ,受到廣大農民青睞。
據統計,截至11月,全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