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不“冒煙”,青島完成“電采暖”改造11萬戶
與城市中普遍實現集中供暖形成對比,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依賴家庭燃煤的方式取暖。然而,近年來農村正經歷顯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家庭用上了空氣源熱泵,即俗稱的“空氣能”技術。這種技術通過消耗少量電能吸收空氣中的低溫熱能,利用壓縮機將其轉化為高溫熱能。它摒棄傳統的燃煤方式,避免了煙塵排放,更為清潔環保,而且制熱效率方面表現也很出色。今年是青島作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三年攻堅收官之年,新增“電采暖”客戶11萬戶,數量全省最多,國網青島供電公司積極推進農村地區“電采暖”配套電網改造,為圓滿完成清潔取暖示范城市建設收官作出了重要貢獻。
算筆“經濟賬”
空氣能環保又實惠
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即墨最低氣溫降到零度上下,但即墨龍泉街道東楊頭村的村民黃方貞家里,卻是暖意濃濃,村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好不愜意。“今年村里倡導改造‘電采暖’,我算了一筆賬,把燒煤換成空氣能,大概能省一千塊錢,而且空氣能升溫快,取暖效果也更好。”黃方貞說。
東楊頭村共有512戶居民,目前已經有468戶換上了空氣能,按照每年每戶使用2噸標準煤計算,全村每年可節約煤炭936噸。“安裝空氣能國家有補貼,用電成本也比購買煤炭的花費更實惠,所以老百姓基本都愿意改造。”村莊負責人說。告別了每天早起倒煤渣的日子,農村取暖變得方便又環保。越來越多的村民從傳統的燃煤取暖轉向空氣能采暖,折射出我國推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全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質量效率穩步提高,其中提到要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持續向好發展。以往,農村地區分散的取暖方式因其管理難度較大而成為清潔取暖工作推進的關鍵挑戰。實施“電采暖”改造不僅是一項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增強其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同時也契合了當今經濟社會向清潔化和低碳化發展的趨勢。
服務“走在前”
提升度冬電力保障
“電采暖”大規模改造對于農村地區配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和綜合承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冬季取暖高峰時段,會對本來用電負荷較低的變壓器產生沖擊。國網青島供電公司立足農村冬季采暖負荷大幅增長態勢,提前規劃并加強農村電網構架。
平度市古峴鎮沙嶺村村民于繼進目睹周邊村落相繼完成了“電采暖”改造,心里滿是羨慕。如今,沙嶺村終于也迎來了這一機會。今年冬天,平度市供電公司在沙嶺村新建了一臺200千伏安的配電變壓器,并完成了90米10千伏線路和500米低壓線路的改造,鋪設了1500米入戶電纜。這些措施為當地“電采暖”改造項目提供了堅實的電力保障,為村民度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天奠定了基礎。“電采暖”改造在沙嶺村啟動,于繼進趕前忙后,沒幾天就迅速拆除家中的舊煤爐,換上了清潔便捷的空氣能取暖設備。12月5日,平度市最低溫度達到零下,于繼進家中溫度依然穩定維持在25℃左右。沙嶺村“電采暖”改造進行得十分順利,目前已有約三分之二的村民告別了傳統的燒煤取暖,迎來環保取暖新生活。
確保老百姓能夠安心過冬,“電采暖”改造僅僅是一個開端,后續的設備維護與服務保障更為重要。為此,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建立了保暖保供“33324”應急工作機制(故障搶修30分鐘內到達現場、故障處置3小時內完成、3班不間斷應急值守、24小時實時響應客戶需求),對“電采暖”客戶涉及的1125條10千伏線路和1.4萬個臺區運行情況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在線監視,全面提升故障搶修響應速度。
今年是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三年攻堅的最后一年,收官在即,國網青島供電公司總計服務“電采暖”客戶超46萬戶。清潔取暖循序漸進地勾勒出了綠色低碳生活的美好愿景,為打造更加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