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五恒”技術專業知識 |《五恒與科技住宅100問》
第四章“五恒”技術專業知識
1.“五恒”技術涉及哪些專業知識?
2.建筑環境與能源專業研究什么?
3.暖通空調系統由幾部分組成?
4.適合人類的室內環境是怎樣的?
5.建筑性能主要指標有哪些?
6.綠建軟件有哪些主要功能?
7.熱舒適條件有哪些內容?
8.濕舒適和空氣質量條件有哪些?
9.氣流組織是什么樣的?
10.風口的分類與選型有哪些?
11.幾種末端類型熱環境特點有哪些?
12.氣候分區如何設計?
13.動靜分區如何設計?
14.全年運行模式是什么樣的?
15.輻射板和毛細管網比較有哪些區別?
16.住宅內的通風問題有哪些?
17.地下室系統該如何設計?
18.高大空間系統該如何設計?
19.地冷應用特點有哪些?
20.如何保障建筑氣密性?
21.室內環境和建筑性能測試內容有哪些?
01、“五恒”技術涉及哪些專業知識?
02、適合人類的室內環境是怎樣的?
人體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參數刺激感受器,感受器向大腦發信號,大腦啟動調節機制,開啟身體器官工作。但如果器官接受的控制信號過多、過快就會發生緊張、疲勞甚至損傷情況。
熱環境舒適就是正確調節室內環境數據減少身體消耗,提高舒適和健康水平。
03、熱舒適條件有哪些內容?
1.熱環境舒適評價標準
人類的熱感覺主要與其全身熱平衡有關,這種平衡不僅受空氣溫度平均輻射溫度、風速和空氣濕度等環境參數影響,還受人體活動和著裝的影響,對這些參數估算或者測量后,人的整體熱感覺可以通過計算預計平均熱感覺指數(PMV)進行預測。
影響因素:
1)溫度周期性波動:在一定的范圍和頻率內的溫度變化。
2)溫度漂移:封閉空間內被動的單調、穩態和非循環的作業溫度變化。
3)溫度漸變:封閉空間內主動控制的單調、穩態和非循環的作業溫度變化。
4)瞬變溫度:由溫度、濕度、人體活動或服裝的階躍變化引起的熱狀態突然變化。
2.PMV與PPD
(1)PMV:預計平均熱感覺指數
根據人體熱平均預計群體,對7個等級熱感覺評價的平均值。
PMV可預計處于同樣環境的一大群人的熱感覺評價平均值。個體的評價值分散于這個平均值周圍,可用于預測可能感覺不適的暖或冷的人數。
當人體內部產生的熱量等于向環境中散失的熱量時,人處于熱平衡。
PMV與代謝率(身體狀態)、服裝熱阻(穿衣多少)、空氣溫度、平均輻射溫度、風速及空氣濕度6個參數有關。
熱量傳遞的3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強制對流、自然對流)、熱輻射。
(2)PPD:預計熱環境不滿意率
PPD是定量預測,感覺太冷或太熱的熱,不滿意率的指數值,對于舒適標準來說,熱不舒適是那些在7級熱感覺量表中選擇熱、暖、涼或冷的人。
3.熱環境舒適的局部評價
文章為《五恒與科技住宅100問》相關章節節選內容
參編單位:
柏思建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無錫樺擎建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無錫科希家室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眾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無錫生普能源設備有限公司
無錫伯思創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品匯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主編:黃瓊瓊
技術顧問:何森
參編人:陳昊、張哲、鮑凡、陳妙玥、沈文杰、陳浩、季艷萌、張家俊、潘曉福、胡永健、穆森、趙思佳(排名不分先后)
版權說明:本書版權歸參編單位共同所有,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內容需得到上述單位的事先認可。
- 下一篇: 海爾布局工業機器人賽道
- 上一篇: 浙江溫州首家格力董明珠旗艦店盛大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