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儲能技術革新,威樂獲“最佳溫控解決方案”獎
3月23-26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并聯合500余家機構共同支持的第十五屆儲能大會暨展覽會(簡稱“CIES2025”)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召開。
CIES大會以“綠色、數智、融合、創新”為主題,針對儲能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充分探討,分享可持續發展政策機制、資本市場、國際市場、成本疏導、智能化系統集成技術、供應鏈體系、商業模式、技術標準、示范項目應用案例、新產品以及解決方案的普及和規模化工程應用。
本屆展會面積達50,000平方米,設置4大主題展館,300+家國內儲能一線品牌廠商將集中展示儲能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大會得到了500余家產學研機構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聯合支持,有1,000+產業鏈企業、40,000+余位嘉賓參會。為期三天的大會設置了22大專場論壇,230余位行業主管部門領導、院士、專家以及優秀企業代表做主題分享。
作為大會開幕式的重要環節,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德國儲能協會,就中德儲能產業全球化影響力和國際合作達成共識,雙方共同簽訂《中德儲能產業合作諒解備忘錄》,積極推進中德儲能產業務實合作及全球化渠道資源建設。
作為全球技術領先的水泵與水泵系統制造商,德國威樂攜多款儲能領域應用水泵產品和解決方案精彩亮相本屆儲能大會。
針對儲能行業應用,威樂始終關注市場需求,持續開發和迭代適用于儲能應用領域的高效水泵解決方案。在本屆儲能大會的威樂展臺,也有多款行業領先的新品進行了重點展示。
Wilo-Atmos GIGA-BX系列新一代不銹鋼緊湊型端吸泵針對工商業使用設計,產品擁有卓越的水力效率,同時緊湊的結構使安裝適配性更廣、靈活性更強,產品具有完善的CE/UL認證,過流部件采用不銹鋼材質,兼容更多種形式的流體介質,為大冷量的數據中心以及冷卻分發單元(CDU)和儲能及新能源應用場景中,都可提供最優水系統解決方案。
Wilo-Medana-CH1-L系列大流量不銹鋼臥式多級離心泵,可廣泛應用于供水增壓、工業冷卻以及配套系統,泵殼和水力部件均為不銹鋼材質,擁有緊湊的結構設計和高效的水力性能,并有螺紋連接、卡盤連接等多種形式,產品符合UL、CE認證,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同時該款產品在原有16、22系列(額定流量m3/h)基礎上,拓展開發36及52系列,適配更加廣泛的儲能應用場景需求。
Wilo-MHI Triclamp系列不銹鋼臥式多級離心泵,廣泛應用于供水、增壓、冷卻水循環、清洗和灌溉等領域。水泵和電機共用一根軸,結構高度緊湊,所有與介質接觸的部件(如葉輪、導流腔、泵外殼)均為不銹鋼材質,并配置卡盤接口,方便快速連接,極大縮短現場安裝時間。
Wilo-Atmos BST系列不銹鋼臥式端吸泵,適用于水處理、冷卻、供水增壓系統,葉輪和泵體可選多種不銹鋼材質,核心零件采用激光焊接技術,保證產品效率和穩定性。獨立支撐腳設計,尺寸緊湊,便于安裝,標配GB3能效電機,適用于35-50Hz工況。
針對目前如火如荼的儲能行業,威樂也相應增加了很多有關儲能產品的可靠性測試驗證:
比如針對于-40℃低環溫、低介質溫度場景,威樂可提供耐低溫的整泵方案,并已通過了高低溫測試臺驗證
針對于高環溫場景,威樂水泵所適配的標準電機能達到耐50℃環溫,適配絕大多數高溫使用場景(高于50℃可通過增加電機功率余量的方式來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
針對高腐蝕場景,威樂則基于過去數十年在風電行業的經驗積累,具有完善的可適用于C3H、C4H防腐要求的整泵防腐方案
在2025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儲能之夜”頒獎盛典中,威樂中國憑借高效節能的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卓越的企業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踐行腳步,榮獲“2025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溫控技術解決方案獎”。
威樂經過數年時間的開拓和探索,已同數十家國內知名的熱管理系統制造商進行業務往來及項目合作。威樂完備的儲能配套解決方案,可以為客戶從供應鏈、產品性能以及合作流程等多方面創造豐厚收益。
“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作為積極推動我國儲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現已成為全球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盛會之一。感謝有著153年發展底蘊和技術積淀的德國威樂水泵受邀參加本次行業盛會,水泵是儲能熱管理系統中重要的設備,希望通過更多來自威樂的前沿技術分享,共建優質儲能生態鏈,共創儲能新發展。”
——劉勇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
“威樂中國持續發展的理念與我國的節能減排目標不謀而合。目前除了電化學儲能對液冷的需求蓬勃發展外,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飛輪儲能應用也是百花齊放。在各類儲能應用場景和眾多合作客戶中,威樂除了快速響應外,還以深厚的技術積淀和持續性的創新,提供定制化的多種屏蔽泵、機械泵、磁力泵等產品,為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威樂力量。”
——沈迎接
威樂中國工業配套行業全國銷售負責人
- 下一篇: 權威發布:兩聯供市場,日立第一
- 上一篇: 山東菏澤推進空氣能、工業余熱、天然氣等多能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