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我國已有3700萬農戶完成清潔取暖改造
12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介紹《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中央財政安排330億元用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之一是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截至去年底,農村已經完成3700萬戶清潔取暖改造,今年將再增加200多萬戶。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尤其是農村散煤治理問題,是環保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劉炳江介紹,目前已將88個城市納入中央財政支持清潔取暖范圍。人民群眾告別了煙熏火燎取暖的時代,減少煤炭消費量7000多萬噸,二氧化碳減排1億多噸,農村用能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能源消費取得標志性成果。
采暖成本上漲是當前清潔取暖存在的一個問題。劉炳江介紹,將多措并舉促進清潔取暖長期穩定運行。每年用財政資金給予農村清潔取暖運營補貼,國家、省、市都要進行補貼,總體來說,補貼后用電、用氣成本原則上不高過用煤成本。自2020年起,大氣污染防治資金中已經安排了清潔取暖補貼,城市居民用氣有國家補貼,現在農村清潔取暖也同樣有補貼。生態環境部將協調有關部門保障天然氣、電的供應,同時加強監督和幫扶,對農村新增的清潔取暖戶進行檢查,是否簽了合同,能否得到保障,對已穩定開展清潔取暖的農戶,發現問題及時與地方政府協調溝通,盡快解決問題。
劉炳江介紹,目前,我國清潔取暖工作重心已經由原來大規模提高清潔取暖比重為主,轉到鞏固存量和有序新增上。現階段和下一步將切實抓好清潔取暖持續運行,鞏固成果,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確保運行有人管、支持政策有延續、供暖安全有保障、散煤不復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