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集寧區:熱泵助力群眾溫暖清潔過冬
冬季清潔取暖不僅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而且是關乎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近年來,集寧區加快推進供熱管網改造及清潔取暖工作,通過平房接入大暖、“煤改電”等方式提升冬季取暖清潔化水平,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確保人民群眾溫暖、清潔過冬。
“煤改電” 帶來暖冬新憧憬
“今年的暖氣怎么樣,家里冷嗎?”日前,新體路街道如意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娜來到居民王雪峰家中入戶走訪。
“不冷不冷,這電采暖比爐子好用多了。”眼下,盡管室外氣溫已到零下,但王雪峰的家里卻暖意融融。王雪峰說:“在政府補貼政策支持下,今年冬天我家實施了‘煤改電’,一臺熱水器及配套設施取代了之前的采暖爐具,采暖制熱時間縮短到10分鐘以內,家里特別暖和。以前燒煤常常半夜被凍醒,出趟遠門還得托鄰居幫忙照看,用上電采暖后,再沒這些麻煩了。”
記者在王雪峰家里看到,屋內窗明幾凈,采暖設備附近也沒有煙塵,客廳里的花草生機勃勃。趙娜告訴記者:“設備安裝費用有國家補貼,而在使用上則采取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即早上8點至晚上6點為0.465元/度,晚上6點至次日早上8點則為0.165元/度,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用電成本,比過去燒煤更加經濟實惠。”
“煤改電”讓居民徹底告別了燃煤帶來的臟、亂等煩心事,但是如何將這件好事辦好?對此,趙娜介紹:“為了確保群眾能夠順利使用采暖設備,我們積極入戶宣傳、走訪,講解‘煤改電’的優惠政策,查看群眾使用情況,幫助群眾熟練掌握取暖設備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引導大家樹立綠色安全、環保的取暖理念。”
暖民心 配套服務有保障
“空氣源熱泵是通過轉移空氣中的熱能來實現制熱,熱泵主機要安裝在通風較好的位置,不要在主機附近堆放雜物,影響通風會讓熱泵制熱效率降低……”近日,集寧供電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馬蓮渠鄉翟家溝村“煤改電”取暖設備改造現場進行調試。
隨著電網設備硬件標準的不斷提升,電力服務也愈發及時周到。“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地為我們檢查設備,注意事項講解得既詳細又明白。遇到問題他們馬上就能來解決,這讓我們心里感到特別踏實。”翟家溝村村民張祿對集寧供電分公司在“煤改電”工作中的服務保障給予了高度評價。
截至目前,集寧區“煤改電”項目電力配套工程總投資2.09億元,涉及10千伏線路79.69千米、0.4千伏線路264.8千米,惠及城鄉居民共計11939戶。
“我們充分研究集寧的氣候特點,提前對‘煤改電’項目的線路、設備開展專項隱患排查行動,增加應急搶修力量,提高響應效率。同時,堅持主動上門服務,檢查電暖氣及用電設備,及時處理故障,為用戶創造溫暖過冬環境。”集寧供電分公司三岔口供電所所長劉海瑞說。
此外,集寧供電分公司還廣泛宣傳普及采暖設備的使用知識,積極講解“煤改電”項目相關政策,幫助群眾算清“經濟賬”、“環保賬”和“安全賬”,讓清潔取暖的各項政策和安全用電常識深入人心。
清潔取暖工作,一頭連著藍天白云,一頭連著百姓冷暖。據市生態環境局數據統計,截至10月底,集寧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6%,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經初步測算,清潔取暖工程送電后,集寧區每年可節約燃燒標準煤23878噸,減排氮氧化物1412.21噸,減排二氧化碳59538.81噸,清潔取暖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正在日益顯現。